耳廓狐:別名大耳小狐_沙漠小狐,為食肉目、犬科、狐屬哺乳動物,原產于非洲北部、亞洲西部的沙漠地帶,棲息于沙漠和半沙漠地帶,偏好易打洞的穩定沙丘,洞穴附近通常有草叢或灌木叢。耳廓狐借此類植物支撐、遮掩和鋪墊巢穴。其皮毛、耳和腎的功能都適應高溫缺水的干燥環境。
世界上最小的犬科野生動物,阿爾及利亞國獸,如小貓一般大小,巨大的耳朵鑒別鑒別,耳長15cm,與軀體的比例在食肉動物中首屈一指。吻小而尖,虹膜黑色。毛色乳白至淡黃色,易于在沙漠中偽裝。腹面白色,尾未梢呈黑色。
耳廓狐形態特征
體長30-40cm,肩高18-22cm,尾長18-30cm,耳長10-15cm,占體長的近六成,平均體重1kg。為了在熱帶柔軟的沙地上行走時對足加以保護,它的足底被有柔毛。它的大耳是長期的自然選擇中逐步形成的,能散熱及辨別獵物細微的聲音,以適應嚴酷的生存環境。面部毛色較淡,內眼下方的深色條紋向吻突兩側延伸。北非地區的耳廓狐四肢細長,淺黃偏紅。南方的幾乎四肢全白。幼狐皮毛幾乎全白。與多數狐屬動物一樣,尾部皮毛下有黑色或深褐色的腺體。眼睛、吻突、觸須皆深色。
耳廓狐生活習性
群居性,雙親和后代組成不超過10只的家族群,每一成員挖掘一數米深的巢穴棲居。白天酷熱、夜晚冰冷的氣候在北非沙漠并不少見,而體型細小的耳廓狐非常適應北非沙漠的嚴酷環境。它們腳掌由軟長細毛覆蓋保溫,也方便了在膨松的砂地上行走,兩只張開的大耳朵像不停散熱的散熱器,同時有助于偵測獵物。在缺水環境下,通過尋覓棲所附近的易食植物可長期生存,節水措施有熱天停留洞穴,僅在夜間外出。
耳廓狐飼養方法
厚厚的茸毛可隔離沙漠夜晚的寒冷。當溫度降至20℃以下時,耳廓狐開始打冷顫,溫度超過35℃,又會熱得喘氣,喘氣時的呼吸頻率由23次/分鐘,迅速飆升至690次/分鐘。通常夜間覓食,食性廣泛,包括水果、種子、小型嚙齒類、鳥類、卵、爬行類和昆蟲。野生耳廓狐最長壽命10年,已知的圈養家狐活到了12年。
耳廓狐雌雄分辨
成年雌狐重0.8kg,雄狐重1.5kg。
耳廓狐繁殖方式
耳廓狐繁殖率低,雌狐每年僅繁殖一次。在整個繁殖季節都具有攻擊性。交配發生于冬季中、晚期,如果胎仔喪失了,該種一般會再次交配。3-4月份生育。孕期50-53天,通常一窩產2-4仔,初生幼仔重約50克。
原文鏈接:https://sbike.cn/b/erkuohu/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