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良縣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陸良縣加快推進林下經濟高質量發展實施意見》的通知
各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縣直有關單位:
《陸良縣加快推進林下經濟高質量發展實施意見》經縣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陸良縣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4年7月25日
陸良縣加快推進林下經濟高質量發展實施意見
林下經濟是指依托森林、林地及其生態環境,遵循可持續經 營原則,以開展復合經營為主要特征的生態友好型經濟,包括林 下種植、林下養殖、相關產品采集加工、森林景觀利用等。林下 經濟生產的各種藥材、蔬菜、菌類、畜禽、山野菜、香料等產品 能夠提供無污染、無添加、品質優良的健康食品或原料,是健康 飲食的提供者、健康生活的來源地,是綠色生產、健康消費的新領域。
發展林下經濟,是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實現森林 “炭庫、錢庫、糧庫和水庫”建設、助力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重 要途徑。要堅持“生態適應、 因地制宜、市場主導、科技支撐” 的基本原則, 明確林下經濟產業定位,擴大林下經濟發展規模, 優化林下經濟發展布局,延伸林下經濟產業鏈條,增加林下經濟 產品供給,提高森林資源利用水平。到 2025 年,實現全縣林下 經濟利用面積 71.05 萬畝以上,年產值達 3.64 億元以上,涉林下 經濟頭企業 5 家以上,推動林草產業高質量發展。為認真貫徹落 實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關于大力發展林下經濟的決策部 署,做大做強林下經濟,提出如下意見。
一 、 重點任務
(一)大力發展林下種植業。遵循可持續經營原則,在林內
開展人工種植和野生植物資源撫育。主要包括林藥模式、林菌模 式、林茶模式、林果模式、林菜模式、林苗模式、林草模式、林 花模式等。因地制宜利用林地資源拓展林地利用率,選擇適宜的 中藥材、食用菌、蔬菜、牧草等物種進行林下種植。
1.發展藥食同源中藥材。藥食同源中藥材既是中藥材 ,又是 食物和蔬菜,應用范圍寬,市場需求量大。如:天麻、滇黃精、 仙茅、黨參、桔梗、玉竹、滇重樓、 山藥等,至 2025 年建設藥 食同源優勢藥材良種繁育基地 1 個,良種中藥材保障性苗圃基地 1 個。
2.開展野生食用菌人工促繁和種植。人工促繁松露、松茸、 干巴菌、牛肝菌等;利用林下林緣地帶模仿野生環境種植羊肚菌、 香菇、木耳、大球蓋菇、靈芝等,并推廣示范種植。
3.種植森林蔬菜。利用森林優良生態資源種植香椿、魔芋、 刺老苞、刺五加、山藥、白花等森林蔬菜,建設無公害和有機森 林蔬菜種植基地。通過以上林下種植增強林業經濟的綜合效益, 培育一批林下種植示范基地 ,促進鄉村產業振興和生態文明建 設。
(二)適度發展林下養殖業。遵循可持續經營原則和循環經 濟原理在林內開展生態養殖活動,包括人工養殖和野生動物馴養 繁殖。主要包括林禽模式、林畜模式、林蜂模式、林漁模式、林 特模式等。依據蜜源植物資源狀況,合理確定密度,在林中、林緣放養中華蜜蜂等蜂種,發展養蜂產業;堅持以地方特色優質品 種為主,在林下、林緣、林地適度放養雞、鴨、鵝、豬等畜禽類; 鼓勵在林緣近自然環境下人工圈養林麝、梅花鹿等特種養殖業。 2025 年建設 2 個林下養殖業示范基地。
( 三)重點發展林產品采集業。對森林中可利用的非木質資 源進行采集與加工 ,主要包括山野菜、野果、野生菌類等,用于 食用、藥用、工業和觀賞產品,培育發展野生中藥材、野生菌類、 竹筍、山野菜等非木質資源采集業。在符合條件的公益林地,鼓 勵利用林下人工點播下種擴繁、林下放菌包、包山拾菌等方式進 行森林管護養護。
( 四)合理發展森林康養旅游。合理利用森林資源的景觀功 能和森林內多種資源,開展有益人們身心健康的經營活動。主要 包括森林康養、森林人家、林家樂、農家樂等。發展以生態運動 休閑為主的森林步行、森林騎行、 自然體驗、森林觀光等生態旅 游新業態。依托森林城鎮、森林人家、森林村莊建設,打造國家 森林步道、精品生態旅游線路和 目的地。突出地域特色、文化特 色和產品特色,規范有序發展森林康養服務業。
二 、保障措施
(一)強化組織領導 。成立縣、鄉(鎮、街道)林下經濟發 展工作組織協調工作專班,設立工作專班辦公室。將林下經濟的 發展納入林長制管理范疇,通過建立跨部門協同聯動機制,促進各部門之間的合作與協調,形成強大工作合力,確保在推進林下 經濟發展過程中遇到的重要問題能夠得到及時有效的解決。各鄉 鎮(街道)將林下經濟發展納入政府 日常管理工作范圍,明確負 責林下經濟發展的部門,制定詳盡的工作方案,打造良好的政策 環境,為林下經濟健康穩定發展提供堅實保障。
(二)落實用地保障政策。鼓勵利用各類適宜林地發展林下 經濟,推動落實公益林發展林下經濟管理規定,允許利用二級國 家公益林和地方公益林適當發展,推廣使用科學種養技術。鼓勵 地方結合新一輪退耕還林政策或通過第一輪退耕還商品林地實 施林相改造等方式,建設林下經濟基地。鼓勵采取出租(轉包)、 入股、轉讓等方式流轉集體林地經營權、林木所有權和使用權。 在不采伐林木、不影響樹木生長、不造成污染的前提下,允許放 置移動類設施,利用林間空地建設必要的生產管護設施、生產資 料庫房和采集產品臨時儲藏室,相關用地均可按直接為林業生產 服務的設施用地管理,并辦理相關手續。將林下經濟發展納入林 地保護利用規劃體系,強化林草資源監督管理,統籌林草資源綜 合監測。依法執行林木采伐管理制度,嚴禁以發展林下經濟為名 擅自改變林地性質或亂砍濫伐、亂開濫墾??h林業主管部門要統 籌考慮林下經濟實施主體和其他林木所有者的林木采伐權益,在 集中連片大規模建設林下經濟基地前進行必要的環境或生物多 樣性影響評價。
( 三)加強林下經濟發展規劃設計和基礎建設。將林下經濟 發展納入社會經濟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日常工作范圍,做好林下 經濟發展中短期規劃設計,建立健全林下經濟發展投入的長效機 制。結合林下經濟基地建設,合理配套林下經濟產業必備供水供 電設施,促進林區水、電、路網綜合配套設施有效互聯互通。強 化林區道路尤其是防火應急道路養護管理的資金投入和機制創 新,確保林下經濟產業資金能夠引進來、產品能夠運出去。
( 四)加大財稅金融支持。將林下經濟發展納入農林事業財 政資金支持范圍,支持高原特色農業、鄉村振興、生態建設、水 利設施、園區建設、冷鏈倉儲和科技推廣等不同領域發展。積極 整合包裝林下經濟發展項 目,加大對良種、良藝、良機的補貼支 持,將種植、養殖、采集及初加工過程中常用的機械包含進農機 購置補貼的范圍。對于滿足條件的林下經濟經營實體,落實稅費 減免、創業補貼、創業擔保貸款及貼息等一系列扶持政策。將符 合條件的林下經濟產業貸款擔保納入全國農業信貸擔保體系的 服務范圍,鼓勵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針對林下經濟的多樣化主體 和經營模式推出更加豐富和創新的金融產品。
( 五)強化科技支撐。積極引導林下經濟經營主體與科研機 構、高等院校的交流合作,加強林下經濟應用技術研究,加大專 業技術人才、經營管理人才、技能人才、服務人才、鄉土專家等 的培養力度 ,完善研發、生產、管理、銷售人才培養體系,切實提升林下經濟產業人力資源開發能力和經營管理水平。加快科技 成果的應用推廣,建立林下經濟科技推廣轉化平臺,利用“ 互聯 網+”模式,開展技術培訓和科技下鄉活動。加強良種選育、病蟲 害防治、產品升級、林業機械裝備和儲藏保鮮等技術的研發工作, 完善技術服務與推廣體系,確保技術快速轉化為實際生產力。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