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26 來源:“學習強國”宣傳平臺
自2021年全面推行林長制工作以來,西藏自治區昌都市以滿格狀態、頂格標準,縱深推進林長制從“有名”向“有為”“有效”轉變,有序推動了林長制高效規范運行,永續筑牢了瀾滄江、怒江、金沙江中上游國家生態安全屏障。
“一套”體系夯責任。全域配齊市、縣(區)、鄉(鎮)、村(居)四級林長,各級“一把手”主動巡林,重要工作親自部署、重大問題親自過問、重要環節親自協調、重點任務親自推動,逐步構建起巡林、通報、調度、督導、考核等一體化閉環責任體系,形成責任在縣(區)、運行在鄉(鎮)、管理在村(居)的向優格局,實現林草濕資源保護發展責任全覆蓋;及時調整林長及責任區變動情況,并更新智慧林長管理平臺信息,確保責任不斷檔,真正做到了以“長”明“責”。2021年以來,昌都市四級林長共設立8252人,累計巡林巡草巡濕22萬余人次;全面公開“亮相”林長履職公示牌1293塊。
“兩塊”平臺強保障?!扒芭_”巡護。遍布于主干道和關鍵區域的14.2萬余名管護員(專業管護員、護林員、生態崗位護林員等)充分發揮“探頭”作用,將重點時期及問題頻發區域列為巡護重點,加密巡護頻次,并在每個巡護片區動態設置“打卡點”,確保聞令而動、實時巡護;將管護員“貼身”管護區域內發生的涉林涉草涉濕案件數量與巡護上報事件情況相比對,視具體情況給予相應獎勵或處罰。同時,抓實、量化“選聘、培訓、考核、薪資”等常規動作,持續激發管護員內生動力。“后臺”監管。劃定全覆蓋、不重疊、不遺漏6229塊管護網格,搭建“地上巡、網上看”林草濕資源智慧管理平臺;平臺全方位全時段通過軌跡察看、信息通訊、視頻抽查等線上調度方式,實時監管管護員巡護動態,精準督促其履職盡責。同時,全面系統梳理網格內物資儲備、火災隱患等基礎數據資料,逐級建立數據庫,直觀化繪制森林草原防滅火網格化管理“一張圖”。2021年以來,連續保持“無較大及以上森林草原火災”“有害生物成災率為零”的向優態勢。
“三項”機制抓落實。建立“林長+”機制。充分發揮林長牽頭抓總作用,將林長與產業發展、鄉村振興、森林督查、生態環保督察等相掛鉤,打造林長制升級版,有效解決項目建設中的慢、梗、阻等難點以及各類督查(察)老大難問題。2021年以來,聚焦11縣11品,修煉“品牌內功”“強筋壯骨”特色林草產業;有力有序高效完成220項森林督查難題整改。設立協作機制。構建信息共享、會議共商、工作共通、生態共建的部門協作機制,特別是借鑒自身“林長+檢察長+警長”協作機制好經驗、好做法,適應形勢變化,探索林長+河湖長協同聯動新機制,以此把握雙方年度重點任務“契合點”,彌合界線、雙向發力,共同商定貫徹落實林草河湖系統治理方面的路徑和方法,共同協調聯合執法具體事項。確立考核機制。認真對標對表自治區級總林長令和考核清單,充實優化市級林長制考核內容,明確時間節點,查漏補缺,做實基礎項,爭取加分項,避免扣分項。同時,以“嚴”的態度彰顯“鐵”的決心,讓考核問效成為指導各縣(區)工作的“指揮棒”、倒逼工作的“推進器”。2021年以來,昌都市分別獲2023年度國家林草局通報表揚以及2023年度自治區級林長制考核優秀地市。
“四級”宣傳促影響。壓實責任。市、縣(區)、鄉(鎮)、村(居)四級林長負責全面抓宣傳的組織實施,督促報送本轄區林長制工作動態信息,并將宣傳工作納入林長制考核內容。豐富形式。充分利用流動宣傳車、宣傳專欄、宣傳周、微信公眾號等廣泛宣傳林長制工作中的新舉措新成效,著力講好“林長制故事”,強化廣大黨員群眾對林草濕資源保護意識,打開全域聯防聯控新局面。2021年以來,各級發放宣傳資料50萬余份(冊),出動宣傳車230余臺次,進機關、鄉(鎮)、村(居)、校園、寺廟等累計宣傳1750余次。突出重點。重點宣傳貫徹落實中央、自治區關于全面推行林長制的決策部署和工作要求,大力宣傳出臺的配套制度、創新做法和典型經驗。2021年以來,各級被中國綠色時報、國家林草局、新華網、學習強國等推送信息30余篇。
“五綠”并舉提質效。做“加法”,高效率增綠。堅持本土苗木、造管并重的發展理念,積極拓展造林空間,滾動實施國土綠化提升行動。同時,堅持草原沙地修復治理與“休養生息”相統一,深化治沙上縛住“黃龍”,全方位厚植綠色生態基底。2021年以來,高標準完成營造林121.59萬畝(義務植樹、四旁植樹、先造后補、森林撫育等),新增城市園林綠化70萬余平方米,修復治理草原134.87萬畝,治理沙化土地2400畝。做“減法”,高水平管綠護綠。常態化開展打擊破壞林草濕資源、有害生物防治等專項行動,消除林草濕資源執法“空白點”,減少各類問題“存量”,遏制破壞資源問題“增量”,實施最嚴格的管綠護綠制度,守住天然底色。2021年以來,依法打擊破壞各類林草濕資源行為36余起,宣講森林草原防滅火受教育群眾70萬余人次,蹲點災害易發多發地檢疫苗木達1600余批次,高質量推進2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建設和5個國家濕地公園成功創建。做“乘法”,高質量用綠活綠。因地制宜激發“綠水青山”與“金山銀山”互融互通、互促互進的乘數效應,持續在落實補償政策、以工代賑、經濟林果、林下經濟等方面促進群眾增收。2021年以來,森林生態效益、生態崗位等政策補償資金累計落實24.3億余元,主要林草惠民建設項目帶動10.9萬余名群眾實現增收1.24億余元,規?;洕之a業帶動3.5萬余名群眾實現增收8631萬余元,松茸、獐子菌、貝母等各類林下產品采集帶動5.9萬余名群眾實現增收2.3億余元,首個4500噸林草碳匯量交易額達270萬余元。同時,穩步推進10720宗82315.1畝確權地塊頒證以及探索創新深化林改路徑。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