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田鼠:別名田鼠,為嚙齒目、倉鼠科、田鼠屬哺乳動物,原產于歐洲、亞洲,歐亞大陸的溫帶地區均有廣泛分布。野生于海拔2400m以下,山地森林及靠近河流的草甸、灌叢、牧場、休耕地、田間草地和渠岸等處。1778年命名,共7個亞種。
歐亞大陸廣泛分布的常見農業鼠害。小型鼠類,適應能力很強,晝夜活動,食植物綠色部分和地下部分。洞道較淺,但分支多。夏秋季節多侵入農田,秋冬時節常遷入居民點的打谷場,集居在草堆和谷垛內,偶可見于住宅和倉庫內。
普通田鼠形態特征
體長10-13cm,尾長小于體長一半。吻部短而鈍,耳殼短小。尾外被以稀疏短毛,四肢短小,后足掌部僅近踵部被毛,被毛多蓬松。體背黃褐色或深棕灰色,毛基灰黑色,毛尖棕黑色,體兩側毛色稍淡。腹面毛色污白沾乳黃色,毛基深灰色,毛尖白色。體側與腹面毛分界較清楚,頭至臀部為純黑褐色,后足上面黑棕色,且覆霜樣毛尖。
普通田鼠生活習性
性喜潮濕,善于挖洞穴居,營群體生活。洞穴多呈洞群分布。洞道較淺,距地面僅20-30cm,但分支和盲端較多。每一洞群的洞口多為5-10個。冬季在雪被之下挖掘通道覓食,并在雪下營建巢窩。雪下巢呈半圓形,這種巢于覆雪消融后即暴露在地面上。
普通田鼠飼養方法
春季,鼠窩中存糧減少或吃盡,田鼠活動頻繁,饑不擇食。夏季,田鼠處于懷孕、產崽、分窩高峰,活動猖獗,極力搜找食物。秋季,田鼠積極儲糧,忙于奔波找食。冬季,田鼠不冬眠,即使在雪夜,仍會出洞活動。主要食取禾本科植物和豆科植物的綠色部分,冬季在洞內儲藏干草。田鼠的天敵有貓頭鷹、狐貍、貓等。一只貓頭鷹在一個夏季可捕食1000只田鼠,相當于保護了一噸糧食。
普通田鼠繁殖方式
一年繁殖3-4次,孕鼠胚胎數2-8個,平均5個。幼鼠當年即可達性成熟,并參與繁殖。
原文鏈接:https://sbike.cn/b/putongtianshu/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