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網
當前位置:關注森林 > 雙碳資訊 > 固碳故事 > 正文 站內導航
[]

肇慶+——從“物種基因庫”到“雙碳”先鋒,鼎湖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科研突圍之路

媒體:肇慶   作者:潘粵華
專業號:何韜 2025/5/26 14:52:58

作者:肇慶市融媒體中心記者 潘粵華 通訊員 彭麗芳

4月8日至9日,中國科學院組織舉辦2025走進中國科學院·鼎湖山記者行活動。來自新華社、中央電視臺、光明日報等約40名中央、省、市級主流媒體記者走進我國首個自然保護區——鼎湖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深入了解自1956年成立以來,鼎湖山保護區在生態環境保護與科學研究領域所發揮的重要作用,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所作的重要貢獻,體驗鼎湖山這一“北回歸沙漠帶上的綠色明珠”和“物種基因庫”的魅力。

1978年,廣東鼎湖山森林生態系統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暨中國科學院鼎湖山森林生態系統定位研究站(以下簡稱鼎湖山站)在鼎湖山保護區建站。

“鼎湖山站長期聚焦熱帶亞熱帶森林生態系統結構與功能,及其演變規律作了大量研究,取得了多項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科研成果?!倍秸菊鹃L、研究員劉菊秀介紹,2006年,鼎湖山站研究團隊發現存在時間超過400年的成熟森林的土壤仍然具有較強的碳匯功能。該發現被發表在國際著名的學術雜志《科學》上,得到國際同行的廣泛認可。圍繞這一發現,團隊成員先后揭示了森林恢復、演替過程中結構與功能、地上與地下的不同步性,提出生態系統“非平衡理論框架”,獲2008年度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當時,正值國際社會高度關注碳排放權。鼎湖山站研究團隊審時度勢,緊密結合國家需求,把全部力量投入到陸表生態系統固碳研究領域,用數據掌握話語權,用成果爭取發展權。

圖源 廣東鼎湖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圖源 廣東鼎湖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2024年,依托鼎湖山站研究團隊完成的《陸表固碳生物與非生物過程及其環境響應機制》再度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陸表固碳是全球氣候變化研究的核心問題和預測未來氣候變化最主要的不確定性來源,也是各國圍繞《京都議定書》進行博弈的焦點。鼎湖山站團隊成員這一研究成果,從實踐上擴展了我國陸表固碳空間并提升了陸表固碳份額,從而為我國爭取更多碳排放權,為我國環境主題外交談判創造了有利條件。

劉菊秀告訴記者,目前,鼎湖山站正在打造華南地區“天空地一體化”立體觀測研究平臺,建設國家生態科學數據中心廣東分中心,完善和發展華南地區“多要素—多界面—多介質—多過程—多尺度—多方法”的聯網協同觀測體系,全面實現智能化、現代化監測,引領大數據驅動下的生態學科研模式,服務于國家“雙碳”目標、“三區四帶”生態屏障建設以及粵港澳大灣區發展需要。

肇慶市融媒體中心記者 吳勇強 攝

肇慶市融媒體中心記者 吳勇強 攝

記者還了解到,近年來,鼎湖山保護區主要保護物種數量維持穩定或增加明顯,其中主要保護對象地帶性森林植被類型——南亞熱帶常綠闊葉林的面積由建保護區之初的1900多畝,增加至當前的3300多畝,增長超70%。鼎湖山新物種和新記錄種不斷涌現,據不完全統計,共發現有新物種57種、新記錄種300余種,幾乎每年都有新物種發現或新記錄種產生,還拍攝到了30多年未見的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中華穿山甲的影像證據。以鼎湖山采集的模式標本命名的物種達202種,有44個物種以“鼎湖”命名,如鼎湖后蕊苣苔、鼎湖杜鵑、鼎湖血桐等。

鼎湖杜鵑。圖源 廣東鼎湖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鼎湖杜鵑。圖源 廣東鼎湖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鼎湖山保護區在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方面也取得了顯著成效。保護區內的優質水資源促進了地方飲用水產業的發展,成為當地支柱產業之一。同時,鼎湖山良好的自然生態環境也吸引了大量游客前來觀光旅游,帶動了地方經濟社會全面發展。據統計,在剛剛結束的清明假期,鼎湖山景區累計接待游客超7.5萬人次,同比增長53.2%。

▲編輯:林雪瑩

▲二審:郭曉琳

▲三審:陳楚

 

【版權聲明】

本文為肇慶 原創作品,轉載時請在標題之后注明“肇慶 ”,相關圖片和視頻單獨注明作者信息。

如修改標題,須在作品之后注明原標題。

從其他平臺間接轉載本作品,仍須按以上辦理。

閱讀 320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久久精品久久久久观看99水蜜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