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網
當前位置:關注森林 > 保護地動態 > 自然保護區 > 正文 站內導航
[]

瘰鱗蛇

媒體:懂兩爬微信小程序  作者:懂兩爬
專業號:無量山自然保護區南澗管護局 2025/7/6 9:59:53

綜述

瘰鱗蛇(學名:Acrochordus granulatus),又名疣鱗蛇,是蛇亞目瘰鱗蛇科下的一個品種。主要分布于印度、東南亞以及所羅門群島一帶。瘰鱗蛇是一個完全生活于水中的蛇種,暫時未有任何亞種被確認。

描述

瘰鱗蛇是瘰鱗蛇科三個物種當中體型最小的一種,也是當中唯一一種同時會在河口及海岸永久棲息的物種。事實上本科三個物種均為完全水棲的物種,在陸地上幾近完全喪失行動能力。如同本科其他物種,它們的鱗皮表面質地雖然相當粗糙,但其實皮層偏薄,容易撕裂。瘰鱗蛇是同種異形的,雌雄各有不同型態,雄性瘰鱗蛇體型較小,身體顏色的深淺對比亦較為明顯。瘰鱗蛇經常出沒于河塘、沼澤等地,亦分布于海洋。

地理分布

瘰鱗蛇分布于從印度半島兩岸,到東南亞、印支-澳大利亞群島及澳大利亞北部,再到所羅門群島。這范圍還包括孟加拉國、緬甸、斯里蘭卡、安達曼群島及尼科巴群島、泰國、柬埔寨、越南、中華人民共和國(只見于海南?。?、菲律賓(呂宋、宿務及班塔延島)、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爪哇島、婆羅洲、弗洛勒斯島、帝汶、蘇拉威西島、特爾納特、安汶島及西巴布亞的海岸)、巴布亞新幾內亞、所羅門群島及澳大利亞北部(北領地及昆士蘭州東部)。原始文獻描述并沒有指明模式標本產地(英語:Type locality (biology)),盡管Smith (1943)及Saint-Girons (1972)都有提及“印度”這個地方。

進食習慣

根據希恩(Shine, 1991)的瘰鱗蛇研究,指半數的瘰鱗蛇胃部里曾發現過彩虹魚、鱸魚等魚類,偶爾也會進食鰻魚,而暫時仍未有發現瘰鱗蛇進食兩棲動物的證據。它們粗糙的皮膚主要用途是為了抵御水壓,便于在海底獵食。雌性瘰鱗蛇主要以伏擊的形式捕食獵物,相對地雄性瘰鱗蛇則會比較主動地搜掠獵物。
Harold Voris在其田野研究發現在馬六甲海峽的瘰鱗蛇的食譜包括鰕虎亞目或塘鱧科的魚類及細小的甲殼類生物;然而由于本物種的廣泛分布,它們在各地的獵物估計亦有所不同。然而在飼養環境,這些蛇并未發現對所吃的魚有任何偏好。

閱讀 82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久久精品久久久久观看99水蜜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