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通訊員 林效緯 李吉鋒
秦嶺山脈,宛如一條翠綠的玉帶,橫貫丹鳳縣的廣袤大地。在這片山川交融之地,一場“科技護山”的創新實踐正在悄然展開。
天眼“瞰”秦嶺:守護山水的智慧之眼
在秦嶺的上空,丹鳳縣開啟了一場“天眼”行動。衛星遙感技術宛如一只不眠的巨眼,每月掃描全縣每一寸土地。從茂密的原始森林到繁盛的城鎮村落,它能精準識別每處可疑的秦嶺變化圖斑。而丹鳳縣中天禹辰工業集團生產的3厘米分辨率的DOM正射影像,正以毫厘之差鎖定非法建筑與生態破壞的“蛛絲馬跡”。建筑類型、林地屬性、植被覆蓋,所有信息在衛星的“火眼金睛”下都無所遁形,這雙“天眼”正持續筑牢秦嶺保護的監管屏障。
空中“偵察兵”:低空精準掃描的飛行衛士
當衛星鎖定目標,丹鳳縣就派出另一支“空中奇兵”。無人機如矯健的獵鷹,直撲可疑區域。它們搭載的“百寶箱”里有可見光相機捕捉高清圖像,激光雷達繪制地形模型,多光譜相機分析植物健康狀態,紅外測距儀探測熱源異常。無論是隱藏在山谷的非法建筑,還是偽裝在林間的破壞行為,都難逃它們的“法眼”。同時,無人機實時回傳的圖像,被算法轉化為毫米級精度的三維模型,為秦嶺保護提供精確的數據支持。相比傳統人工巡查需要數月才能覆蓋的區域,衛星遙感與無人機結合僅需數小時即可完成掃描,能將問題發現率提高至95%以上。
智慧“大腦”:閉環管理系統讓保護更高效
在丹鳳縣中天禹辰航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一個閉環管理的“智慧中樞”系統正在高效運轉。每當無人機帶回的數據與衛星遙感圖斑比對發現疑似問題,系統就會自動觸發預警。相關工作人員接警后迅速前往現場核查,一經確認問題,執法部門便迅速介入,開展問題整改。從發現問題到整改落實,全流程環環相扣,宛如一部精密機器。而這一切都被納入縣級生態臺賬,成為丹鳳縣守護秦嶺的“數字印記”。
在丹鳳縣,科技不再是冰冷的工具,而是守護秦嶺的溫暖力量。無人機在天空中翱翔,衛星在云層間凝視,智能系統在后臺默默分析。這三者共同編織出一張全方位、無死角的保護網,守護著秦嶺的每一寸土地,每一棵樹木,每一條溪流。當科技與生態相遇,丹鳳縣正用行動證明:“守護綠水青山,我們永遠在路上?!?/p>
https://eslrb.slrbs.com/slrb/20250506/html/content_20250506003001.htm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