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面積接近1900萬畝
●覆蓋全省國土面積6%
●每年制造碳水化合物約530萬噸
陜西果業不僅是我省大農業中效益最好、風險最小、競爭力最強的產業,還為全省生態環境改善作出巨大貢獻。據統計,作為退耕還林、生態保護的后續產業,陜西1800多萬畝果園面積,占到全省總森林面積的14%。尤其是陜北山地蘋果、陜南柑橘,為人工造林、涵養水源、減少水土流失、改善生態環境發揮了重要作用,成為“美麗陜西”建設的有力支撐。
目前,陜西水果面積已接近1900萬畝,覆蓋了全省國土面積的6%,每年制造碳水化合物約530萬噸。一個個果園,成為了一個個“天然氧吧”,負離子含量明顯高于別處。陜西渭北,是全球集中連片種植蘋果最大的區域,也是聯合國糧農組織認定的世界最佳蘋果優生區。這些區域,歷史上曾是干旱少雨和水土流失嚴重地區,也是自然災害多發區。自二三十年前我省大量栽培蘋果等果樹以來,這些地區的自然生態面貌發生了根本性改變。果林的大范圍覆蓋,對糧食主產區的氣候生態也產生了明顯的“利好”影響。
在陜北森林板塊中,山地蘋果、山地紅棗等果樹占有重要的比例。以前,頭裹羊肚子手絹的放牧老漢和漫天黃沙,已固化為人們最原始的“陜北印象”,廣種薄收、靠天吃飯,曾經成為黃土高坡不可逆轉的生存模式。近年來,我省在干旱貧瘠溝壑區大量栽植果樹,遠遠超出了人們的意料?,F在僅山地蘋果就新增200多萬畝,加上紅棗等果樹,果園面積超過600萬畝。退耕還林大縣,無一不是果業大縣。借助國家退耕還林的強勁東風,陜北大力發展果業后,雨水逐漸豐沛,氣候開始濕潤,陜西綠色版圖北擴400多公里。曾幾何時,生態惡化的延安市,現在正以山川秀美而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其建設總體規劃已通過評審。
如今,全省以陜北和關中為重點區域的果業基地縣已達43個。陜南柑橘等果樹,均選擇丘陵地和山坡地栽種,在人工造林、涵養水源等方面也貢獻卓著。果業既能富國富農,又能改善生態、美麗鄉村。陜西水果,是名副其實的“扶貧果”、“致富果”、“和諧果”、“幸福果”、“美麗果”、“生態果”。陜西果業實現了“果業強”、“果農富”和“果鄉美”,吸引著諸多目光。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