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北京市八達嶺林場管理處聯合延慶區八達嶺鎮、大莊科鄉共同舉辦的“我為三北種棵樹 守護綠色大家園”義務植樹活動,日前在八達嶺林場管理處石峽“三北”工程區內舉行。
活動現場,來自八達嶺鎮、大莊科鄉駐村第一書記等50余人齊聚植樹點,揮鍬培土、提水澆灌,以實際行動為首都生態建設添綠。據悉,此次活動是林場與地方政府深化生態共建、探索義務植樹助力鄉村振興的又一實踐。
近年來,八達嶺林場堅持踐行高質量發展理念,以科技賦能“三北”工程建設。今年春季,北京市首個無人機植樹造林項目在林場內實施。攜帶著樹苗的載重無人機群呼嘯升空,將樹苗精準投送至燕山北麓海拔800米的陡坡地帶。每架無人機單次可運輸10余株樹苗,不僅大幅提升造林效率,還最大限度減少對地表植被的破壞,讓“懸崖造林”成為現實。
作為“三北”工程標桿單位,八達嶺林場將“三北”工程六期項目與長城文化帶保護、鄉村振興戰略深度融合,經過數十年造林綠化與森林撫育,以及在長城沿線種植固土樹種和彩葉樹種、建設生態廊道等舉措,長城區域森林景觀持續優化,生態功能顯著增強。數據顯示,長城內外森林覆蓋率由建場初期的不足4%躍升至現在的75%,昔日“飛沙走石”的畫面,如今已變成“綠滿長城”的景象。
依托國家級“互聯網 全民義務植樹”基地優勢,近年來,八達嶺林場由駐村第一書記帶頭,創新打造“義務植樹 鄉村振興”新模式。
2024年,擔任大莊科鄉榆木溝村第一書記的林草專家姚永剛在深入了解村子實際情況后,提出建設“香椿園 櫻桃園”計劃,兩年間帶領村民種植香椿1000余株、櫻桃300余株,昔日荒坡逐步變身“綠色銀行”。據介紹,香椿園和櫻桃園預計2026年產生經濟效益。
今年,八達嶺林場將以實施“三北”工程六期項目為契機,完成人工造林和退化林修復8146畝,持續提升碳匯能力。同時,還將打造五彩長城景觀,開發森林研學、生態康養等新業態,推動建設 “世界級長城大景區”,持續筑牢燕山山地南部生態安全屏障。
來源:中國綠色時報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