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網
當前位置:關注森林 > 地方林草動態 > 陜西 > 正文 站內導航
[]

(咸陽)五百年“槐抱獅”守望六千年遺址 ——禮泉寧家村古槐與仰韶文化遺存時空對話

媒體:原創  作者:咸陽市林業局
專業號:咸陽市林業局 2025/7/8 16:59:26

“槐抱獅”的奇景。

樹干關鍵部位被精心加固。

古槐巍然挺立。

本報記者 崔亦馨 文/圖

在禮泉縣昭陵鎮寧家村一戶人家門前,一棵需3人合抱的“國槐”巍然挺立。這棵樹齡五百余載的古樹,以磅礴的生命力勾勒出歲月的輪廓,其虬根深嵌石獅,構成“槐抱獅”的奇景,在7月的炎日下無聲訴說著時光的厚重。

更令人驚嘆的是,這棵古槐扎根的土地,正是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的重要遺存——寧家遺址,古槐與仰韶文化相遇,形成歷史與自然的神奇疊印。

古槐風姿:

歲月雕琢的自然珍寶

這棵古槐不僅是當地一道獨特的自然景觀,更是承載著深厚歷史文化內涵的“綠色文物”。

它高大挺拔,樹高約15米,胸徑191厘米,龐大的樹冠猶如一把巨大的綠傘,向四周伸展,平均冠幅約14米,投下大片濃蔭,其枝干粗壯,樹皮粗糙且布滿歲月痕跡,每一道紋路都似在訴說往昔故事。

春天,槐樹抽出嫩綠的新芽,一抹抹新綠不僅延續著槐樹的生命,也為村莊增添了蓬勃的生機與活力。

據當地老人回憶,這棵槐樹在他們幼時便已如此粗壯。五百余載的時光里,它見證著這片土地上的風雨變遷、時代更迭,以靜默的姿態延續著生命傳奇,成為當地文化傳承與發展的重要象征。

根系之下:

古樹與遺址的時空對話

古槐守護的不僅是村落,更埋藏著華夏文明的悠遠根脈。

寧家村相關負責人表示,20世紀80年代,寧家村發現了面積42萬平方米的“寧家遺址”??脊懦晒C實,這是一處典型的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遺址,歷史可追溯至距今約6000年前。2008年9月16日,寧家遺址被公布為第五批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五百余載樹齡的古槐與六千多年的先民遺跡比鄰而居,構成獨特的歷史圖景和跨越時空的文化傳承。

古槐龐大的根系深深扎入土地,每一圈年輪的生長,都疊加在仰韶文化久遠的余韻之中。寧家村這片土地,也因此擁有了罕見的雙重視角——仰韶遺存揭示著原始村落的誕生密碼,而古槐則見證著農耕不絕的綿延,二者成為連接過去與現在的重要紐帶。

文化寓意:

傳統與精神的寄托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槐樹具有豐富的象征意義。

從周代宮廷種三槐九棘,公卿大夫按位分坐其下的禮制,到后人用“三槐”指代太師、太傅、太保等三公之位。在科舉盛行的年代,“槐花黃”指代舉子忙于準備科舉的季節,舉子赴考叫“踏槐”,“槐黃”常指代科舉考試,寄托了學子們對科舉高中、仕途順遂的美好期望。

此外,槐樹還被視為故鄉、懷祖的寄托。寧家村的這棵古槐,同樣承載著當地村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對祖先的緬懷之情,它就像一位守護村莊的長者,成為村民們心中的精神寄托。

一樹一獅一傳奇:

“槐抱獅”的鄉土守護

這棵古槐最引人注目的,是其基部虬根如巨人手指般緊緊抱著的一尊石獅。歲月流轉,樹根與石獅早已在漫長的歲月中融為一體,渾然天成,形成了“槐抱獅”的奇妙景觀。

遠遠望去,大樹懷抱著石獅子,相互依偎,歷經歲月的洗禮,一同守護著這片土地。

“槐抱獅”的形成,源于村民樸素的守護智慧。

相傳,古槐前曾有一方池塘,一條小路穿行于樹與池之間,為保護古槐粗壯的樹干免遭往來車輛行人的無意擦碰,村民匠心獨具地將一尊石獅安放于樹前作為屏障。隨著池塘的湮沒、道路變遷,舊景不復,唯有這古槐與石獅相互依偎的景象留存至今,凝固成一道獨特的鄉土文化符號。當地流傳的民謠“古槐石獅池塘畔,護佑眾生??的辍?,正是對這和諧共生圖景最深情的注腳。

如今,“槐抱獅”已經成為了寧家村的標志性景觀,吸引了眾多游客慕名而來,一睹這獨特的自然與人文景觀,了解寧家村古槐的魅力。

保護之路:

守護“綠色文物”的不懈努力

面對五百余年的風霜洗禮,這棵古樹的樹干已不可避免地出現開裂痕跡,昭示著歲月侵蝕的力量,禮泉縣林業局與當地村民深知其珍貴,共同實施了一系列保護措施。

記者在現場看到,林業部門對承載巨大重量的關鍵枝干進行了穩固的支撐;為防止開裂加劇,樹干關鍵部位被特制的鐵箍精心加固;樹根周圍砌起了規整的防護樹池,并在外圍修建了護欄,有效隔離了可能的外力干擾,為古樹營造了更安適的生長空間。同時,還定期組織專業人員對古槐進行巡查和養護,及時發現并處理病蟲害等問題。

當地村民也自發地參與到古槐的保護中來,大家自覺愛護古槐,不隨意破壞其周圍環境,并且積極向游客宣傳古槐的保護意義,讓古槐成為當地生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古槐新章:

千年守望下的文化強縣密碼

站在寧家村這棵國槐之下,目光掠過粗糙的樹皮,凝視那被根系溫柔而堅定環抱的石獅,再望向沉睡著6000余年先民生活印記的土地,一種對時間的敬畏之情油然而生。作為一級古樹名木,其巍峨的樹形與頑強的生命力,成為連接遠古文明與當代村落的綠色橋梁,賦予這片土地無與倫比的歷史縱深感和文化連續性。

在文化強縣戰略的時代浪潮中,這棵古槐的價值正綻放出新光彩,它不僅是禮泉縣獨特的自然文化資源,更是展示當地歷史底蘊的重要窗口。

禮泉縣林業工作站李永光介紹,從生態層面看,歷經數百年風雨的古槐,以其龐大樹冠持續凈化空氣,為生態平衡貢獻力量;在文旅融合領域,古槐與“槐抱獅”奇觀、寧家遺址形成獨特資源矩陣,通過合理開發,將有力帶動鄉村旅游經濟發展;而在科研價值上,它更是研究植物生長規律、氣候變化及地方歷史的“活化石”。

守護古槐,不僅是對珍貴樹木的養護,更是對一段跨越千年的自然文化密碼的鄭重續寫。

近年來,禮泉縣林業局與寧家村村民攜手,為古樹筑起“安全屏障”。正如寧家村相關負責人寧多金所言:“我們將繼續加大對古槐的保護力度,讓這棵古老的槐樹在這片土地上繼續茁壯成長,為子孫后代留下這份珍貴的自然與文化遺產,讓更多人了解到它背后的故事和其所蘊含的獨特魅力?!?/p>

在這棵古槐樹斑駁的樹影下,凝聚著當地村民的情感與記憶,也承載著禮泉縣文化強縣建設的未來期許。在快速變遷的時代洪流中,古槐、石獅與寧家遺址彼此呼應,共同勾勒出一幅守護與傳承的生動圖景……

 

閱讀 2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久久精品久久久久观看99水蜜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