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網
當前位置:關注森林 > 地方林草動態 > 云南 > 正文 站內導航
[]

藍喉仙鹟

媒體:懂鳥  作者:懂鳥
專業號:巍山縣林草局 2025/7/7 14:16:53

藍喉仙鹟(wēng) (英文名:Blue-throated Blue Flycatcher,學名:Cyornis rubeculoides),是雀形目鹟科藍仙鹟屬的小型鳥類。擁有獨特的藍色喉嚨和橙色胸部,分布于喜馬拉雅山脈至泰國,冬季可見于印度平原、西部山丘及緬甸的阿若羌和丹那沙林山區。外形特征 ▽雄鳥上體深藍色,尾羽和飛羽邊緣明亮;額頭至眼上方有一帶淺藍或天藍色;翼覆羽亮湛藍色,內側飛羽和尾羽基部煙黑色;眼周至耳羽黑色,喉部至胸部深藍至近乎黑色;下喉至胸腹部橙紅至銹色,腹至臀白色。雌鳥頭部及上體橄欖褐色,尾上覆羽及尾羽棕色,翼羽橄欖褐色邊以較亮的銹褐色;眼周寬大的淡奶油色,喉部及胸部奶油橙色,腹部余下部分白色。鳴叫特征 ▽鳴唱為一系列顫音和滑音交織的鳴叫,常穿插尖銳的‘tit-it trrt-rrt’聲和更長的哨音,伴有模仿其他鳥類如褐耳鷹和灰翅鶇的聲音。區別辨識 ▽雄性藍喉仙鹟以其廣泛的藍色喉嚨和有限的橙色下體部位易于識別。雌鳥較為復雜,需注意其相對清晰的橙色胸區、銹色尾羽和微弱的眼環(但沒有淡色的眉紋)。生活習性 ▽偏好生活在茂密的森林環境中,棲息于干燥的常綠闊葉林、混交落葉林、沼澤林、次生林、竹林、公園及樹木繁茂的花園,海拔高度從460米至2000米不等。從地面附近捕食。生長繁殖 ▽關于生長繁殖的信息未提供。地理分布 ▽繁殖區域:喜馬拉雅山脈至泰國。非繁殖區域:冬季可見于印度的平原、西部山丘及緬甸的阿若羌和丹那沙林山區。其他 ▽藍喉仙鹟的系統學歷史和遷徙模式表明,一些證據顯示遷徙個體會連續多年返回相同的非繁殖區域。以上文本翻譯和整理自網絡來源,僅供參考中國鳥類名錄 9.0 ?中國鳥類名錄 10.0 ▽英文名: Blue-throated Flycatcher記錄頻率選擇地區▽中國?一月二月三月四月五月六月七月八月九月十月十一十二數據說明鳥種資料 ▽中文目名雀形目中文科名鹟科中文屬名藍仙鹟屬目名PASSERIFORMES科名Muscicapidae學名Cyornis rubeculoides英文名Blue-throated Blue Flycatcher命名作者Vigors, 1831分布區OR : Himalayas to Thailand海拔分布0 - 2,090 米遷徙模式完全遷徙數量趨勢穩定世代長度3.2 年棲息地森林;灌叢;陸地人為生態詳情IUCN歷史身長?14-15 cm▽體重?10-20 g數據說明亞種及分布 ▽C. r. rubeculoides命名:Vigors, 1831繁殖區:Himalayas to w, n, ne MyanmarC. r. dialilaemus命名:Salvadori, 1889繁殖區:e, se Myanmar and n, w Thailand

閱讀 70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久久精品久久久久观看99水蜜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