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兔:別名洞穴兔,為兔形目、兔科、穴兔屬哺乳動物,原產于歐洲大部分地區、非洲摩洛哥、阿爾及利亞等地,野生于稀樹草原或森林草原。喜土質疏松,排水優良環境,包括耕地、牧場、灌叢、沙丘等地,極少生活在林線以上的潮濕環境及針葉林地。中國家兔與中國的野兔的頭骨相比,在某些構造上差別明顯,說明中國家兔不是起源于中國野兔。由于中國和亞洲各地均無野生穴兔和穴兔化石的報道,說明中國家兔是引進亞洲之外的穴兔發展而來。1758年正式命名。
摩納哥國獸,根據頭骨特征及形態對比,推測是大多數家兔或寵物兔的祖先。被廣泛地引進于世界各地后,由于且繁殖及生存能力極強,給很多地方生物多樣性帶來了災難性的后果。共有包括家兔在內的7個亞種。
穴兔形態特征
頭體長38-50cm,尾長4-7cm,重1.3-3kg。體型比野兔略小,眼睛較大,耳朵較長較大且厚,短尾略呈圓形。腿肌發達而有力,前腿較短,具5趾,后腿較長,具4趾。有4顆兩兩對應的門齒,尖銳且終生持續生長。后腿粗壯,相對其他兔種較短。趾長且長有蹼,可防止跳躍時腳趾分開。尾巴短而蓬松。被毛從沙黃色至全黑均有,通常為呈棕灰色,背部體毛為棕色,腹部為黃白色,黑化的物種也并不罕見。
穴兔生活習性
穴兔是一種群居的動物,大部分時間在黎明活動,以長而強壯的后腿,以跳躍的方式活動。穴兔善于挖穴,主要由雌兔在懷孕期間開挖,此時挖的穴短,而且有盡頭,是作為育幼之用,也可能是大部分隧道的疏散地點。在野外極具侵略性,雄兔之間的搏斗常引致重傷以至死亡。它們用有力的后腿,踢向敵人的腹部,也會用牙齒咬或用前爪抓。
穴兔飼養方法
穴兔繁殖力強盛,既吃草也吃嫩枝條,但草是它們主要的食物來源。所到之處迅速漫延,會吃光青草、樹根、種子、果實、農作物,甚至毀壞樹木。
穴兔雌雄分辨
雌雄在外觀上相似,但雄兔頭部略寬。
穴兔繁殖方式
穴兔以其繁殖能力著名,在澳洲,1859年時引入了24只穴兔,在一個世紀的時間內就發展至6億只以上。8個月性成熟,全年可繁殖,高峰期在1-8月。通常每月生產一窩,雌兔妊娠期30天左右。每窩2-7只。幼兔出生時裸露無毛、閉眼、無聽覺,7天后才長毛,睜眼時具聽覺。雌兔在此后四周每天都回巢給幼崽喂奶。斷奶時間大約28天,四周后小兔獨立生活。
原文鏈接:https://sbike.cn/b/xuetu/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