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駝:別名智利原駝,為偶蹄目、駱駝科、羊駝屬哺乳動物,原產于南美洲中西部,秘魯、智利、玻利維亞、阿根廷、巴拉圭等國。野生于安第斯山脈,海拔4500m以下的高山地區。1776年命名,共4個亞種。分布廣泛,但19世紀開始,數量急劇下降。主要威脅是過度放牧致使草場退化、土地荒漠化,導致棲息地喪失,娛樂狩獵、盜獵。為了在高海拔的低氧的環境中生存,它血液中紅血球的含量是人類的4倍。
原駝是家養駱駝和羊駝的野生祖先,幼仔是世界上最早熟的哺乳動物之一,出生只有幾分鐘的幼仔便能夠行走。它生性機警敏捷,喜結小群外出覓食活動,多于清晨和傍晚活動。聽覺和視覺極其靈敏,會游泳,耐饑渴能力較強,性格較溫順。
原駝形態特征
體長130-175cm,肩高110-115cm,尾長15-25cm,重100-120kg。它是非常優雅的大型哺乳動物,背上沒有駝峰,有修長的脖子和一雙長而細的雙腿。頭部白色和灰黑色,嘴唇周圍、耳朵和腿部內側的邊緣是白色。全身披有毛茸茸的大衣,背部淺駝色或紅褐色,內層的絨毛為白色。和駱駝科其他成員一樣,腳下有寬大的底墊,只有在接觸巖石和礫地地面時才能聽到蹄聲。脅部有一塊皮不長毛,胃中有水囊。
原駝生活習性
常結成小群,4-10只雌獸由一只雄獸率領,領地以群族的糞便堆積標志界限,公原駝用身體互撞和吐口水進行地盤之爭。年輕的雄性一般單獨或在雄性群體中生活?;锇橹g十分忠誠,據說如果群中頭獸被射倒時,其余雌獸并不逃跑,而且還聚在它身邊用鼻子拱它,試圖讓它站起來一同走。
原駝飼養方法
喜棲息于海拔高的草原和山地,包括荒漠草原,稀樹草原、灌叢、森林邊緣,從不到密林中去。由于它喜歡在開闊地帶,因而要保障生命安全需有靈敏的感官與快速的奔跑,速度可達每小時56公里。有進行季節性遷徙習性,以避免積雪覆蓋或干旱造成的食物短缺,包括轉移到低海拔地區。植食性,主要吃草、灌木、地衣、仙人掌及肉質植物。其壽命約20年,人工養殖可能活到28年。
原駝繁殖方式
12-24個月達到性成熟。在遷徙中形成30頭左右的種群,8-9月間交配,孕期345-360天,每年春季生出單一后代。雌獸分娩2周后,再次準備交配。仔獸出生后即能奔跑。雄性仔獸長大后即被驅走,另組成年輕雄獸群。年輕雄駝在光棍群體中生活3-4年,準備戰斗技能,然后與其他雄性進行優勢競爭,挑戰控制一組雌性的具有領地的雄性。用頸部搗打對手的胸部并摔跤,往往伴隨著高亢的尖叫和低音咆哮。
原文鏈接:https://sbike.cn/b/yuantuo/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