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茶是我國特有的木本食用油料樹種,用油茶籽榨取的茶油為高品質食用油。截至2023年底,我國油茶種植面積達7300萬畝左右,茶油年產量80多萬噸,約占國內食用植物油產量的7%,成為食用植物油消費量前十位的油種。
油料安全是糧食安全的重要一環。面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油茶產業作為傳統產業,如何在保持發展優勢的同時,實現產業轉型升級,助力拎穩中國人的“油瓶子”?
12月9日,在江西省吉安市永豐縣舉辦的2024首屆油茶產業創新發展大會上,來自全國各地的專家學者以及政府部門、行業組織和企業代表,共同探討油茶產業創新轉型路徑,謀求產業躍升之策。
新質生產力帶來新動能
2022年12月,國家林草局、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聯合印發《加快油茶產業發展三年行動方案(2023—2025年)》,明確了油茶產業發展目標——力爭到2025年全國油茶種植面積達到9000萬畝以上、茶油產能達到200萬噸。
與會嘉賓普遍認為,這一目標的實現離不開新質生產力的注入。新質生產力作為一種由技術顛覆性突破、生產要素創新性配置、產業飛躍性升級而催生的新時代先進生產力,是推動油茶產業升級的關鍵驅動力。
在中國科學院院士張繼平看來,人工智能是引領未來的戰略性技術,也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主要陣地。他認為,應把數字技術作為推動油茶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動力,推進人工智能與油茶產業深度融合。
發展新質生產力,基礎研究是源頭活水。中國工程院院士尹偉倫從生物學基礎研究的角度出發,詳細闡述了油茶產業科技創新的重點方向。他指出,要從源頭和底層解決關鍵技術問題,在良種選育、高效栽培、科學管護等方面下大功夫,用科技創新服務產業創新。
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潘家華認為,新質生產力是綠色生產力。在油茶產業轉型中,要找準發展新質生產力與落實“雙碳”目標的著力點,將智慧低碳管理、新能源技術等不斷應用于油茶生產實踐,打造零碳園區、零碳工廠等,探索零碳產品供給。
“新質生產力具有創新性、先進性、高效性和可持續性等特點,能夠顯著提高產業的生產效率、產品質量和附加值,推動產業向高端化、智能化和綠色化方向發展?!敝袊鐣茖W院數量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研究員李群表示,在油茶產業中引入和應用新質生產力,為產業升級注入了強勁動力。
多方發力破解瓶頸制約
油茶在我國有2000多年的種植歷史,分布在秦嶺、淮河以南15個?。▍^、市)、約800個縣。我國油茶等木本油料產業盡管前景可期,但與大宗植物食用油料產業相比,仍面臨科技投入不足、產業體系不優、市場機制不活等突出問題。
圍繞突破產業瓶頸,多位與會嘉賓表示,要集智聚勢、多方發力,按照政府引導、市場主導的原則,以擴面提質增效為主線,創新驅動、示范帶動、科學經營、強鏈延鏈,著力抓好種植、低改、加工、市場全產業鏈協調發展,全面提高油茶基地質量、提升茶油產能。
“從目前來看,我國油茶等木本油料市場發展潛力大,但開發力度不足?!敝袊挚圃汉戏衷?、木本油料資源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李昌珠認為,應創新油茶等木本油料資源利用大健康理念和理論體系,構建木本油料梯級協同生物煉制技術體系,培育完備的產業鏈創新鏈體系。同時,加快完善覆蓋全產業鏈的標準體系,更好保障產品質量安全,促進產業健康發展。
永豐縣是全國油茶產業重點縣,全縣油茶種植面積55萬畝,其中高產油茶超10萬畝。以永豐縣為例,李群研究員對當前油茶產業發展趨勢及面臨的機遇與挑戰進行了分析,并就油茶產業發展的路徑與模式提出從四方面著手:一是加強科技創新。加大科研投入,培育優質品種,推廣智能技術,提高生產效率,加強深加工技術研發,豐富產品線。二是深化產業鏈整合。加強產業鏈上下游合作,形成產業聯盟,完善產業鏈配套服務,提升產業附加值,并推動油茶產業與其他產業融合發展,提升油茶產業的綜合效益和影響力。三是推動綠色發展。推廣生態種植模式,強化綠色加工技術研發,打造生態品牌,加強產業監管。四是創新金融服務模式。豐富抵押模式,創新產業組織架構,完善風險抵補機制,深化產業鏈金融服務。
推進全產業鏈科技創新
提升油茶全產業鏈科技創新能力,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發展,這既是與會嘉賓的共識,也是本次會議探討的重要內容。
聚焦油茶高產穩產新品種選育、輕簡化栽培、茶油高附加值利用、油茶加工副產物多元增值和油茶機械裝備研發等技術領域,與會嘉賓進行了分享交流,為推動油茶產業煥新提供了豐富的實踐經驗和路徑借鑒。
“油茶主要種植在山地丘陵,油茶果基本上靠手摘肩挑或用簡單工具采收,采收請人難、工費高,是油茶產業的‘卡脖子’問題?!敝袊謽I與環境促進會油茶產業分會副秘書長黃立超介紹,近年來,我國加快油茶機械研發速度,開發了便攜式、輕簡移動式、輕簡自走式、自主自走式、機器人等多種類型油茶采收裝備,顯著提高了采收效率和作業質量。
黃立超認為,林業機械化是科技強林的重要基礎,提高油茶全產業鏈機械化應用水平任重道遠。他建議,加快推動油茶機械體系化協同發展,推進除草施肥、茶果采運、剝殼烘焙、精深加工等現代機械裝備應用,并加強對種植戶的宣傳引導和技術培訓,建立健全林機裝備的售后服務網絡。
中國林業與環境促進會油茶產業分會專家組組長黎云昆從油茶一二三產業各環節,詳細講解了科技創新推廣轉化應注意的問題,并就相關技術要點和容易忽視的細節進行了梳理。
結合具體案例,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華北實驗中心研究員蘭再平介紹了智能水肥一體化技術在油茶栽培中的應用?!拔覀冊谠颇?、廣西、湖北、湖南、浙江、江西、福建等地,已指導建立9個油茶智能水肥一體化示范樣板?!彼硎?,該技術可以使油茶種植園區管理智能化、標準化,讓油茶鮮果產量每畝達1000公斤,種子含油率達25%,實現一畝地百斤油的目標。同時,能夠大幅減少水肥管理勞動力投入80%以上,降低種植園區雜草控制成本70%以上。
江西農業大學蜜蜂研究所所長曾志將指出,油茶產量不僅與品種、水肥管理有關,還與授粉蜜蜂有關,“我們團隊應用現代生物技術研發的油茶解毒劑,使用后能夠有效緩解油茶花蜜中寡糖對蜜蜂的毒性,顯著降低蜜蜂幼蟲腐爛率,提高蜜蜂訪花的積極性,助力油茶增產?!?/p>
此外,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亞熱帶林業實驗中心教授級高工鐘秋平、長江大學根系生物學研究所所長吳強盛、中國農業大學生物學院植物科學系教授齊俊生等專家,以及信陽市油茶行業協會秘書長陳廷森、浙江藍美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楊曙方等企業代表,分別從各自專業領域出發,為以科技創新引領新質生產力發展、建設現代化油茶產業體系獻計獻策。(劉倩瑋)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