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網
當前位置:關注森林 > 全國林草動態 > 文化活動 > 正文 站內導航
[]

戒三毒 七律-平水韻

媒體:原創  作者:劉-尚林
專業號:劉-尚林 2025/7/2 20:59:14

戒三毒

七律-平水韻

紅塵紛擾夢難長,三毒纏身苦自嘗。

貪念如淵呈業力,嗔心似火易焚腸。

凡塵萬事皆因欲,癡念紛飛惹禍殃。

放下無明心自靜,清風明月任徜徉。

乙巳壬午禪書

編輯:《戒三毒》詩注

首聯:紅塵紛擾夢難長,三毒纏身苦自嘗。

。。紅塵,喻指人世間繁華而又充滿誘惑的環境。紛擾,即紛亂吵鬧,不得安寧。此句開篇即點出人生在世,面對紅塵世界的諸多誘惑與紛擾,人們往往難以保持內心的平靜與清醒,因此夢想與現實之間總是存在著難以逾越的鴻溝,使得人生如夢,短暫而虛幻。

。。三毒,佛教用語,指貪、嗔、癡三種根本煩惱。纏身,形容這三種煩惱如同無形的枷鎖,緊緊束縛著人們的心靈??嘧試L,意味著這些煩惱帶來的痛苦,只能由自己默默承受,無人能替。此句揭示了人生痛苦的根源在于內心的貪嗔癡三毒,它們如同毒蛇般纏繞,讓人深陷苦海,無法自拔。

頷聯:貪念如淵呈業力,嗔心似火易焚腸。

。。貪念,即對物質的過度追求和渴望。如淵,形容貪念之深廣,如同無底深淵,永無止境。呈業力,指貪念所累積的惡業,最終會以一種不可抗拒的力量回報給自己,帶來無盡的痛苦和災難。此句警示人們,貪念如同深淵,一旦陷入,便難以自拔,而由此產生的業力更是如影隨形,讓人無法逃脫。

。。嗔心,即對人對事的怨恨和憤怒。似火,形容嗔心之猛烈,如同熊熊烈火,一旦點燃,便難以撲滅。易焚腸,意味著嗔心不僅傷害他人,更在無形中焚燒著自己的內心,讓人痛苦不堪。此句告誡人們,一念嗔心起,八萬障門開。嗔心如火,一旦燃起,大火燒毀功德林,不僅會燒傷他人,更會讓自己陷入無盡的痛苦之中。

頸聯:凡塵萬事皆因欲,癡念紛飛惹禍殃。

。。凡塵萬事,指人世間的一切事務。皆因欲,強調世間萬物的紛爭與糾葛,皆源于人們內心的欲望。欲望如同無底洞,永遠無法滿足,正是它推動了人與人之間的競爭與沖突。

。。癡念,即對某種事物或人的過度執著和迷戀。紛飛,形容癡念之雜亂無章,如同漫天飛舞的柳絮,難以捉摸。惹禍殃,意味著癡念不僅會讓人迷失方向,更可能因此招致災難和不幸。此句警示人們,癡念如同無形的枷鎖,讓人深陷其中,無法自拔,最終只會給自己和他人帶來無盡的痛苦和災難。

尾聯:放下無明心自靜,清風明月任徜徉。

。。放下,指放下內心的貪嗔癡三毒和一切執著與迷戀。無明,佛教用語,指對事物真相的無知和迷惑。心自靜,意味著當放下這些煩惱和執著后,內心自然歸于平靜與安寧。

。。清風明月,象征自然界的純凈與美好。任徜徉,即自由自在地遨游其中。此句表達了修行者對放下煩惱后內心寧靜與自由的向往和追求。當人們能夠擺脫內心的貪嗔癡三毒和一切執著時,便能如清風明月般自由自在,享受生命的美好與寧靜。

。。綜上所述,《戒三毒》一詩通過生動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揭示了人生痛苦的根源在于內心的貪嗔癡三毒,并告誡人們只有放下這些煩惱和執著,才能獲得內心的平靜與自由。這首詩不僅富有哲理性和啟發性,更能引起讀者的深思和共鳴。

賦詩:劉尚林

編發:何永明

閱讀 4383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久久精品久久久久观看99水蜜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