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網
當前位置:關注森林 > 地方林草動態 > 云南 > 正文 站內導航
[]

生態云南 | 西雙版納:熱帶雨林里的飛羽精靈和守護者

媒體:“學習強國”云南學習平臺  作者:內詳
專業號:紅河縣林草局 2025/7/11 17:13:07

https://yn.xuexi.cn/local/detail.html?ae5e411fe91d6d3c1ac4def110933f4f=64fe26b23aff85c4ce7577ab769fd668&6e9d852f0075def5a5b44097c3ebecda=e6d35871c805c45ebf5221e8f54273fcbac7482f35ea38183c00423bdccc052b&ac11f3c9ee565cedc2b7aa9b8914e5a6=f2e5d0485864df1ff4f3385ab026c7dfac7e5dad48d0db327979ccbbe0bc6bcc

云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是我國熱帶生態系統保存最完整的地區之一,素有“動物王國”的美譽。

近年來,該州加強西雙版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與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的科技交流合作,開展觀鳥主題研學,培訓保護區專職護林員和駐村護林員超過300名,并定期進行鳥類調查監測,野生鳥類得到有效保護。根據最新監測數據顯示,西雙版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森林覆蓋率達到97%,現有野生鳥類541種。

拼版照片:左上為斑文鳥;右上為藍喉擬啄木鳥;左下為紅耳鵯;右下為灰頭綠鳩(6月15日攝于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新華社記者 高詠薇 攝

拼版照片:左上為斑文鳥;右上為藍喉擬啄木鳥;左下為紅耳鵯;右下為灰頭綠鳩(6月15日攝于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新華社記者 高詠薇 攝

拼版照片:左上為黑枕王鹟;右上為白喉紅臀鵯;左下為黑冠黃鵯;右下為黑翅雀鵯(6月15日攝于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新華社記者 高詠薇 攝

拼版照片:左上為黑枕王鹟;右上為白喉紅臀鵯;左下為黑冠黃鵯;右下為黑翅雀鵯(6月15日攝于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新華社記者 高詠薇 攝

6月17日,護林員在西雙版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進行鳥類調查監測。新華社記者 高詠薇 攝

6月17日,護林員在西雙版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進行鳥類調查監測。新華社記者 高詠薇 攝

6月17日,護林員在西雙版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查看紅外相機記錄的影像。新華社記者 高詠薇 攝

6月17日,護林員在西雙版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查看紅外相機記錄的影像。新華社記者 高詠薇 攝

6月15日,工作人員在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開展鳥類調查監測。新華社記者 高詠薇 攝

6月15日,工作人員在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開展鳥類調查監測。新華社記者 高詠薇 攝

6月15日,工作人員在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環境教育中心設計鳥類科普課程。新華社記者 高詠薇 攝

6月15日,工作人員在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環境教育中心設計鳥類科普課程。新華社記者 高詠薇 攝

6月15日,工作人員在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開展鳥類調查監測(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高詠薇 攝

6月15日,工作人員在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開展鳥類調查監測(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高詠薇 攝

6月17日,護林員在西雙版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安裝紅外相機。新華社記者 高詠薇 攝

6月17日,護林員在西雙版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安裝紅外相機。新華社記者 高詠薇 攝

6月15日,講解員(右一)在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向游客講解熱帶雨林中常見的鳥類和植物。新華社記者 高詠薇 攝

6月15日,講解員(右一)在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向游客講解熱帶雨林中常見的鳥類和植物。新華社記者 高詠薇 攝

閱讀 91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久久精品久久久久观看99水蜜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