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網
當前位置:關注森林 > 保護地動態 > 自然保護區 > 正文 站內導航
[]

印度犀

媒體:Sbike網頁  作者:Sbike
專業號:無量山自然保護區南澗管護局 2025/7/11 15:44:45

印度犀:別名獨角犀_大獨角犀,為奇蹄目、犀科、獨角犀屬哺乳動物,原產于亞洲南部,印度、巴基斯坦、尼泊爾、孟加拉、不丹。野生于開闊的草地、稀樹草原、蘆葦地、灌木林或沼澤草原地區。1758年命名。曾在我國境內廣泛分布,由于人增長,侵占其棲息地,目前已在我國境內滅絕。目前全世界現存3200頭左右,雖是亞洲數量最多的犀牛,但仍屬易危珍稀動物。2016年IUCN列為易危。它的角是由蛋白質組成,角蛋白也是人類頭發和指甲中的一種蛋白質,而不是骨骼。

體型龐大,鼻上只有一只角,角可以長到約60cm,是世上體型最大的單角犀牛,平均身高最高的犀牛。它性情暴躁,敢于襲擊小個體和未成年的亞洲象,有主動傷人的紀錄,是很具攻擊性的犀牛。

印度犀形態特征

頭體長3.2-3.8m,最高有4.2m的紀錄,肩高1.6-1.86m,重1.6-2.2噸。皮膚又硬又黑呈深灰帶紫色,上面附有鉚釘狀的小結節,像許多圓釘頭似的小鼓包。在肩胛、頸下及四肢關節處有寬大的褶縫,使身體看起來好像披著一層厚厚的鎧甲。皮褶之間的皮膚卻很細嫩,容易受到蚊蟲叮咬,因而它幾乎每天都進行泥浴,清除并防止蚊蟲叮咬。

印度犀生活習性

單獨生活,奔跑時速最高可達55km,且擅長游泳。在水中,有時也以水生植物為食。視力相當差,但聽覺和嗅覺都極其靈敏。成年雄性松散地保衛領土,其標記為堆積可能達到1m高度的糞堆。在繁殖季節,雄性印度犀使用它們的象牙狀下頜互相爭斗,有時甚至死亡,以獲得與雌性的交配權。

印度犀飼養方法

主要在清晨和傍晚覓食。草食性,一次能吃下23kg的植物。喜食甘蔗、高草等植物,也吃果實、葉子、作物、灌木枝條、蘆葦和細樹枝等。冬季,木本植物占20%。它使用可卷曲的上唇來收集長草和樹葉,并且在進食較短的草時可以將嘴唇的尖端折起。它也經常舔食礦物質,以吸取鹽份。壽命通常35-45年,最長超過50年。

印度犀雌雄分辨

雄性鼻子前端的角又粗又短,而且十分堅硬,所以又被稱為“大獨角犀?!?。

印度犀繁殖方式

雌性5-7歲,雄性10歲達到性成熟。6-8歲產下第1胎。妊娠期16個月,每胎產1仔,新生幼犀體長1-1.2m,肩高約60cm,通常重約65千克。斷奶期為18個月。幼犀將與雌性一起生活,每天可增重2-3kg,約2歲斷乳。繁殖間歇期約為3年,此時雌性會驅趕幼犀牛。

原文鏈接:https://sbike.cn/b/yinduxi/

閱讀 95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久久精品久久久久观看99水蜜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