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護生物多樣性,筑牢生態安全屏障
昭通林草
2025年06月17日 15:08 云南
近年來,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昭通市林業和草原系統堅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云南重要講話精神為指導,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自然保護地保護建設等工作,在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生態安全屏障建設方面取得顯著成效。
構建“三位一體”保護網絡,織密生態安全屏障。一是科學劃定自然保護地。建立自然保護區、森林公園、濕地公園等自然保護地22個,總面積16.59萬公頃,覆蓋全市90%以上的珍稀物種棲息地。推進“天空地一體化”監測系統,整合紅外相機、無人機和地面巡護,實現重點區域動態監管全覆蓋。二是強化生態系統修復。實施金沙江干熱河谷生態保護修復、滇東北山地石漠化治理等項目,完成營造林164.8萬畝,有效恢復脆弱區生態系統。開展金沙江、赤水河等流域生態修復,建設沿江沿河生態廊道,增強水源涵養能力。創新“近自然恢復”模式,優選本土瀕危物種(珙桐、巧家五針松等),實施“一物種一方案”,建立人工繁育基地和遷地保護示范點。三是嚴打非法獵捕與貿易。聯合公安、市場監管部門開展“清風行動”“綠盾行動”等,嚴厲打擊非法獵捕、交易野生動物行為,近三年查處案件200余起。
創新機制激活保護活力,科技賦能智慧管理。一是構建社區協同共管模式。在保護區周邊建立“村規民約”,引導村民參與巡護、監測,設立生態護林員崗位,推廣“合作社 農戶”模式,發展生態養蜂、中草藥種植等替代產業,實現保護與生計雙贏。二是建立生態補償機制。落實公益林生態補償、野生動物肇事補償等政策,減少人獸沖突,對保護區內耕地實施補償,降低人為活動干擾,激發群眾保護內生動力。三是建設智慧監測平臺。運用遙感、紅外相機、無人機等技術,構建生物多樣性監測網絡,在大山包保護區建成“智慧保護區”系統,實時監測黑頸鶴遷徙動態;與科研機構合作開展物種調查,建成生物多樣性數據庫,對重點物種進行動態跟蹤研究,新發現昭通特有植物永善人字果、大山包玉山竹等。
生物多樣性保護成效顯著,生態紅利持續釋放。一是重點生態功能區保護體系逐步完善。森林覆蓋率達到34.25%,濕地保護率達55.2%,石漠化面積減少23.6%。二是重點保護物種數量顯著增長。大山包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越冬黑頸鶴數量從保護區建立之初的300多只增加到最高監測記錄2342只,“植物界大熊貓”巧家五針松數量由原來的34株擴繁到現在的7000余株,瀕危等級從“極?!毕颉盀l?!备纳?;赤水河流域珍稀魚類從2020年的36種增長到現在的43種。三是生態產業不斷壯大。依托良好的自然景觀和豐厚的文化底蘊,全市打造了3條精品旅游線路,促進旅游業的發展的同時帶動了相關產業的增收;因地制宜發展竹產業680萬畝,2024年綜合產值達191.6億元,輻射帶動210余萬農戶增收,實現了生態與經濟雙贏。
來源:昭通市林業和草原局辦公室
編輯:戚夢
審核:王星宇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