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網
當前位置:關注森林 > 林草產業博覽 > 濕地產業 > 正文 站內導航
[]

2022年濕地保護行業現狀及發展前景分析

媒體:中研網  作者:內詳
專業號:林博君 2022/6/6 15:26:47

‘十三五’時期,中央財政對天然林保護投入2400億元,而對濕地保護的投入目前還不到100億元。財政投入不足是濕地保護工作的短板之一。

相較于森林生態系統,我國濕地生態系統保護與修復起步晚,基礎設施欠賬較多,投入遠低于森林生態系統。

我國加入《濕地公約》30年來大力推進濕地保護修復,濕地生態狀況持續改善,為全球濕地保護和合理利用作出了重要貢獻。

一是濕地保護法規制度體系日趨完備。2021年,我國出臺了《濕地保護法》,28個省(區、市)陸續出臺了濕地保護法規,國家和省級層面制定了《濕地保護修復制度方案》和實施方案,確立了濕地保護管理頂層設計的“四梁八柱”。

二是保護管理體系初步建立。我國指定了64處國際重要濕地,建立了602處濕地自然保護區、1600余處濕地公園和為數眾多的濕地保護小區,濕地保護率達52.65%。

三是工程規劃體系日益完善。根據《全國濕地保護工程規劃(2002-2030)》,我國陸續實施了三個五年期實施規劃,中央政府累計投入198億元,實施了4100多個工程項目,帶動地方共同開展濕地生態保護修復。

四是調查監測體系初步形成。我國是全球首個完成三次全國濕地資源調查的國家,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正式將濕地列為一級地類;各地建立了濕地調查監測野外臺站、實時監控和信息管理平臺,并在逐步納入國家林草感知系統,通過高新技術實現監測監管一體化。五是對外履約不斷深化。

五年來,新增國際重要濕地15處,新增國家重要濕地29處,國際重要濕地總數達64處;新增國家濕地公園201處,國家濕地公園總數達899處,濕地保護和退化濕地恢復的面積不斷擴大,濕地生態系統功能得到有效恢復。

“十三五”期間,我國新增濕地面積300多萬畝,國際重要濕地15處,國家重要濕地29處,濕地保護率達到50%以上。據介紹,目前我國已形成《濕地保護法(草案)》,已有28個省份開展了省級濕地立法。同時,按照濕地生態區位、生態系統功能和生物多樣性的重要性,國家林草局還對濕地實行分級管理,初步建立起以國際重要濕地、國家重要濕地、濕地自然保護區、國家濕地公園為主體的全國濕地保護體系。

閱讀 6074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久久精品久久久久观看99水蜜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