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網
當前位置:關注森林 > 地方林草動態 > 云南 > 正文 站內導航
[]

生態云南 從“茶山無名”到“產值三千萬”,普洱寧洱竹山村的蝶變之路

媒體:開屏新聞  作者:內詳
專業號:昆明市林草局 2025/7/11 9:59:57

https://www.ccwb.cn/web/info/20250710224515LXNF7O.html

在普洱市寧洱縣勐先鎮的竹山村,有這樣一幅風景線:一座座青翠茶山,從山腳延伸至山巔,茶園綿延數公里。放眼望去,不見竹影,卻是滿園新茶。就是這樣一個沒有名山背景的“小茶村”,在2023年和2024年,連續兩年茶葉產值突破3000萬元,成為寧洱縣首個“三千萬茶村”。

竹山茶3 蘇紅亮 攝.JPG

竹山茶 通訊員 蘇紅亮 攝

 

分割線

 

竹山,如何長成?

茶園從“種出來”,茶業靠“干出來”

“我們全村共11000多畝茶地,戶均30畝左右,人均也有7畝?!敝裆酱妩h總支副書記張輝自豪地說,“兩年產值破三千萬,村民靠茶葉平均一年能掙1.6萬元,茶葉成了村里的‘搖錢樹’?!?/p>

竹山茶1 蘇紅亮 攝.JPG

竹山茶 通訊員 蘇紅亮 攝

從1992年起,竹山村因茶廠帶動開啟規?;N植,如今,村里八成時間都圍著茶園轉,季節一到,外地采茶工穩定超過百人。每到春茶采摘季節,天未亮村民已背起茶簍進山,一干就是一整天。

茶農李江瓊正忙著采夏茶:“春茶最忙,一年下來我家茶葉收入差不多有7萬元,靠山吃茶,吃得安心?!?/p>

李江瓊采摘茶葉 陶平 攝.JPG

李江瓊采摘茶葉 通訊員 陶平 攝

 

分割線

 

老茶園“復興”,年輕人接棒“翻紅”

不僅有現代茶園,竹山村還保留了3000畝喬木茶園,枝干高大,管理精細,以低密度種植換取更高茶質?!皢棠静杳磕昴茇暙I500多萬元產值,”張輝介紹,“市場越挑剔,我們越要種得出精品?!?/p>

這片喬木茶園,也成為吸引青年返鄉創業的重要“試驗田”?!拔覀兿胱龅氖且槐蟊娔芎鹊闷鸬膬炠|喬木茶?!薄?0后”李德華帶著幾位年輕人回鄉成立了“小背籮茶業”,從茶園管理到采摘制作親力親為,在電商、展會等多個平臺上推廣“竹山茶”。

李德化在采摘喬木茶2 陶平 攝.JPG

李德化在采摘喬木茶 通訊員 陶平 攝

他們向父輩學習傳統工藝,也將直播、電商等新理念引入山村,一邊傳承,一邊創新,讓“竹山茶”這個曾默默無聞的名字,逐漸被更多消費者認識。

竹山茶加工 陶平 攝.jpg

竹山茶加工 通訊員 陶平 攝

 

分割線

 

“直播間 曬棚”,賣茶也可以很“時尚”

走進寧洱布都茶葉專業合作社,藍天白云下的曬棚就是直播間?!皼]有喝過竹山茶的朋友,推薦你們試試我們的森林茶,回甘快、香氣足,還有有機認證……”副理事長秦道淮每天都在鏡頭前為茶代言。

秦道淮直播銷售茶葉 陶平 攝.jpg

秦道淮直播銷售茶葉 通訊員 陶平 攝

成立于2014年的布都合作社,現有成員80余戶,均為竹山茶農。合作社主打喬木茶,通過全程標準化管理拿下有機認證,年產干茶近30噸,年銷售額超300萬元,主要銷往長三角地區。

竹山茶2 蘇紅亮 攝.JPG

竹山茶 通訊員 蘇紅亮 攝

 

分割線

 

下一站:深加工與交易市場

當前,竹山村茶葉加工廠穩定在10家以上,年產干毛茶180噸,但張輝坦言:“深加工還有很大空間,接下來我們將爭取建成茶葉精深加工基地和交易市場,真正把附加值留在村里?!?/p>

竹山茶探索品牌化發展 蘇紅亮 攝.JPG

竹山茶探索品牌化發展 通訊員 蘇紅亮 攝

寧洱縣茶葉和特色生物產業發展中心也為竹山村提供了技術和政策支持?!澳壳?,全村有機茶園達3000畝,我們將持續培訓指導,推動綠色、有機發展?!痹撝行霓r藝師錢永春說。

開屏新聞記者 楊質高 通訊員 陶平 蘇紅亮 付會 楊斯喻

閱讀 1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久久精品久久久久观看99水蜜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