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背?:別名紅背鼠平,為嚙齒目、倉鼠科、?屬哺乳動物,原產于歐洲、亞洲、北美洲,包括中國(東北、內蒙、新疆)、加拿大、芬蘭、日本、哈薩克斯坦、朝鮮半島、蒙古、挪威、俄羅斯、瑞典、美國。野生于云杉林、混交林、沿河林、臺地森林、坡地林緣及森林草原中。1779年命名,共16個亞種。在我國,該鼠數量變動具有一定的周期性,每3-4年有一個數量高峰,高峰期的出現與紅松結實豐收周期有一定的關系,食物豐欠的周期變化影響該鼠的數量。
同屬體型中等的品種,典型的林棲鼠種,夜間活動頻繁,偶有白晝活動,但次數較少。不冬眠,常年活動。冬季雪面上有洞口,雪層中有交織的洞道。由于雪被下的溫度比空氣溫度高10-20℃,因此冬季常在雪被下活動。
紅背?形態特征
體長8-12cm,尾長約3cm,尾毛密。耳小,但露出毛被外。背毛為鮮艷的赭褐色或棕紅色,由頭頂至臀部毛色一致。由脊背向體側毛色逐漸變淺,中間并沒有明顯的分界線。腹毛灰白色,有的個體略顯黃色的色澤。頭骨小而單薄,顴弓細。鼻骨短,前端寬,后端窄。從眶間開始,顱頂平。成體眶間兩側稍隆起,但并沒有形成明顯的眶上嵴。門齒孔中等長度。腭骨后緣無骨橋,聽泡中等大小,很平。
紅背?生活習性
居于枯枝落葉層中,洞穴常建在樹根下或倒木旁,以腐朽的樹根洞作為洞道,洞穴很簡單,僅有窩巢,其巢內墊有干草、樹葉等。它不但啃食樹皮,而且常常見它抱著莖葉由一端向另一端啃吃,并有將種子等食物搬入洞中習慣。
紅背?飼養方法
以植物為食。食性季節變化較大,春末夏初主要食植物的綠色部分,亦食植物的花及漿果,秋季喜食各種植物的種子,如紅松、榛子和椴樹的種子。在冬春季主要以枯干的植物葉和幼樹韌皮為食。天敵與棕背?相似,主要有白鼬、伶鼬、雪鸮、長耳鸮、烏林鸮、猛鸮等。壽命約1年半左右。
紅背?繁殖方式
繁殖期有年際差異,通常在4-9月,有的年份8月中旬就不見孕鼠,繁殖高峰期6-7月,每年產仔2-3窩,每胎4-9只,平均5-6只。
原文鏈接:https://sbike.cn/b/hongbeiping/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