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牛:別名野水牛_印度水牛_亞洲野水牛,為偶蹄目、???、水牛屬哺乳動物,原產于亞洲不丹、柬埔寨、印度、緬甸、尼泊爾、泰國,棲息于叢林、竹林或蘆葦叢中。1792年命名,共6個亞種。如今在印度、尼泊爾、不丹和泰國還有野生水牛,澳大利亞北部也有野生的水牛。因為利用價值很高,所以被人類馴化歷史攸久。家水牛既是由野水牛馴化而來,已有5000年左右的歷史。在歐洲的意大利、羅馬尼亞和保加利亞,它們被用做奶?;蚴秤门?。人工馴養的水牛因為其吃苦耐勞的特性而出名,如蘇北地區的海子水牛、河南的信陽水牛等。
菲律賓、越南國獸。皮厚且汗腺極不發達,熱時需浸水散熱,所以經常泡在水中,所以得名水牛。它腿短蹄大,角基相距甚遠,適合耕作。役力、泌乳量和耐粗性都比黃牛高。乳脂率8%左右,乳脂白,肉質較粗。
水牛形態特征
體長240-300cm,肩高150-180cm,尾長60-100cm,重800-1200kg。體格粗壯,被毛稀疏,多為灰黑色。蹄大,質地堅實,耐浸泡,膝關節和球節運動靈活。耳廓較短小,形似大喇叭,頭額部狹長,背中線毛被前向,背部向后下方傾斜,角較細長。水牛角是附骨而生,中空有髓質,角粗大而扁,并向后方彎曲呈弧形,根部略呈三角形,中空,角端尖銳。被毛稀疏,多為灰色至灰黑色。成年水牛幾乎無毛,皮膚的顏色隨氣候條件變化,所以有時很難確定其膚色。
水牛生活習性
野生個體脾氣暴躁,人工馴養后性情溫順易管理。除斯里蘭卡亞種常單個或成對活動外,其他均結成小群甚至幾百頭的大群。它們喜歡到泥潭打滾,借以散熱和防止昆蟲的叮咬。感官敏銳、嗅覺發達,有人認為嗅覺在馴化過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水牛飼養方法
水牛在早上和傍晚進食,主要食物是草、葉子和水生植物。
水牛雌雄分辨
雄牛略大。兩性均有角,雌性的角比雄性小。
水牛繁殖方式
胎生
原文鏈接:https://sbike.cn/b/shuiniu/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