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麝:別名麝_香獐_香獐子,為偶蹄目、鹿科、麝屬哺乳動物,原產于亞洲東北部,中國(東三省、內蒙、河北、山西、新疆)、俄羅斯、哈薩克斯坦、朝鮮、韓國、蒙古。野生于針、闊、混交林,及疏林灌叢地帶的懸崖峭壁和巖石山地,有時隨季節的不同而作垂直的遷徙。1758年命名,共3個亞種。通常只在標定的領域內活動,對棲息地留戀性強。2015年IUCN《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列為易危,我國1級保護野生動物。
典型的山地動物,能輕快敏捷地在險峻的懸巖峭壁上活動,在密林中也常行于倒木上,并有攀登斜樹的習性,極善跳躍。視、聽覺發達,常停立于山頂石砬子上,四周觀望,稍有特殊動靜即迅速逃跑,遇險時常隱于石隙中。
原麝形態特征
體長80-95cm,肩高50-60cm,重8-13kg。頭小、眼大,耳長而直立,上部近圓形,吻部裸露。四肢細長,后肢長于前肢,較前肢發達,散臀高大于肩高,身體后部粗壯。主蹄狹長,側蹄顯著。尾短,隱于毛叢中。全身暗褐色,背部、腹部及臀部有排列成4-5縱行肉桂色的斑點,背部斑點不明顯。嘴、面頰棕灰色,額部毛色較深。耳背、耳尖棕灰,耳殼內白色,下頜白色,頸部有2條自兩側延至腋下的白紋。四肢內側、腋下及臀部周圍呈淺棕灰色。
原麝生活習性
常單獨活動,或雌獸與子獸組成家族活動,一般晨昏活動較為頻繁。夏季多在石砬子、河谷附近的陡峭山崖活動,冬季喜在背風、向陽的地方棲息。有較為固定的活動、覓食路線通向棲息地,活動范圍亦較為固定。雌雄個體均具發達的尾脂腺,在其經常來往的路線上,將其腺體分泌物主動摩擦于固定的木樁、巖石或樹干的突出處,以標定領域界線。
原麝飼養方法
食性很廣,取食種類中有豆科、菊科、毛莨科、十字花科、胡桃科等高等植物,亦有真菌類、地衣類、苔蘚類和蕨類等低等植物。夏季多以綠色植物為食,偶爾也吃些兩棲類等小動物,秋季喜食各種漿果、蘑菇,冬季則以可食的落葉、果實、枯枝等為食。天敵有虎、豹、猞猁、熊、狼、狐、貂熊以及金雕、禿鷲。飼養條件下,壽命可達17年。
原麝雌雄分辨
雌雄均無角,雄性上犬齒發達,露出唇外,成獠牙。雌性上犬齒小,不露出口外。雄性腹部具麝香腺,可分泌麝香。腺體大小隨個體而異,腺呈囊狀。
原麝繁殖方式
生長發育迅速,雌性2歲達到性成熟,雄性一般要到3歲。每年10-1月發情,11、12月為高峰期,此期間雄獸爭雌斗爭激烈,互以犬齒廝打。妊娠期5-6個月,6-7月份產子,每胎1-2頭,多為2頭,哺乳期2個月左右。初生幼子不能站立,臥于隱蔽處,母麝定期來哺乳和照料,1個月后即可吃少量嫩枝葉。
原文鏈接:https://sbike.cn/b/yuanshe/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