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江縣嘗到了重視林業建設的甜頭。
作為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認定的綠色產業示范區和全國生態建設示范區,近年來,湖南省平江縣立足“生態立縣”戰略,通過開展造林綠化工程夯實生態根基,推進森林旅游、林下經濟等林業產業發展。“十二五”期間,平江縣林業總產值以15%以上的速度遞增,今年底有望突破50億元,林業產業已成為當地農民增收的支柱產業。
近年來,平江縣大力推進以林業重點工程造林、“三邊”造林、秀美村莊和通道綠化建設為主的生態建設。近5年來,全縣累計完成人工造林46萬畝,綠化荒山5.5萬畝。平江縣在各鄉鎮建立了57個100-500畝的樣板義務植樹基地,全縣每年義務植樹300萬株以上。
平江縣還大力開展礦區專項治理,實施森林植被恢復工程88處,恢復面積2.8萬畝。其中,南江、梅仙、板江等鄉鎮是開采重災區,礦區植被破壞嚴重,屬荒漠化土壤,造林綠化難度非常大。自2014年起,平江縣依托退耕還林工程,將這些鄉鎮納入礦區植被恢復綜合治理項目??h林業部門及時解決技術與資金等難題,引導當地群眾在荒漠化土地上栽植松樹、刺槐等2萬多畝,封山育林5萬多畝,播撒苗木種子1.5萬畝。如今,3萬多畝樹苗長勢喜人,成活率達96%,為荒山披上了綠裝。
平江縣是湖南植被區系成分最為豐富的區域,有湖南省保存最好的天然次生林,豐富的森林資源為發展森林生態旅游產業奠定了基礎。
隨著石牛寨、天岳幕阜山等生態旅游景區景點的開發打造,以及“湖南紅色旅游節”等各種節會的舉辦,平江縣以生態旅游帶動的全域旅游方興未艾。2017年,來平江縣旅游的人數達1557萬人次,實現生態旅游綜合收入108.11億元,其中森林旅游接待游客760萬人次,旅游收入達45億余元。
平江縣還把生態旅游與脫貧工作相結合,扶持山區村民發展農家樂、銷售林產品增收。
福壽山鎮塘坊村早就嘗到了生態旅游帶來的實惠。幾年前,村黨支部書記聯合5戶農戶成立了茶葉種植合作社,創辦了竹木制品加工廠。塘坊村發展有機茶1000余畝,建成茶葉加工廠2家,年均銷售茶葉和工藝品近1000萬元,利潤在100萬元左右,帶動35戶群眾實現脫貧。
南江鎮鳳凰山村發現近萬畝野生櫻花后成立了鳳凰山旅游開發合作社,將173戶精準扶貧戶吸納為會員,開辦農家樂57家、平江土特產店11家。每年2月底到3月中旬,鳳凰山村接待游客近10萬人次,旅游收入約4000萬元,村民每戶收入近2萬元。
“我這20畝退耕還林地里種的都是杉樹,國家每年給我補貼5000多元,10多年下來就是5萬多元,逐年長高的樹木又是一筆財富。”平江縣梅仙鎮石塘村農民老秦細數著退耕還林工程的好處。
近年來,平江縣通過實施退耕還林等生態惠民工程項目,加大對山區農民的扶持力度,實現了治山與興林、增綠與增收雙贏。目前,平江縣完成生態公益林補償159萬畝、天然林保護56萬畝、退耕還林工程26.8萬畝,隨著“三大生態工程”的實施,全縣60多萬農民直接受益,人均獲得政策補助1500余元,重點林區農民每年來自林業直接收入3350余元。
平江縣還重點推進南竹、油茶、林下經濟等產業項目。近年來,全縣完成新造南竹6萬畝,低改12萬畝,南竹面積達46萬畝,年產值3億元;新造油茶林8.5萬畝,低改15萬畝,面積達78.2萬畝,年產值突破5億元。平江縣還探索建立了以短養長新模式,引導農民發展林下種植、養殖,在油茶、南竹林中套種中藥材,養殖雞、鴨等,發展面積超過45萬畝,年產值達12億元,成為全省林下經濟發展示范縣和全國林下經濟示范基地。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