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網
當前位置:關注森林 > 地方林草動態 > 云南 > 正文 站內導航
[]

玉龍縣九河鄉:稻漁共生繪新景 農旅融合譜振興

媒體:玉龍之窗  作者:內詳
專業號:麗江市林草局 2025/7/11 16:50:51

圖片

盛夏七月,驕陽似火卻擋不住田間地頭的熱鬧。7月10日,在北高寨村委會,滿載魚苗的車輛在稻田邊有序???,水箱里的稻田魚苗不時翻騰跳躍。村民們排起長隊,按照前期上報的種植畝數依次領取魚苗。有人低頭清點數量,有人互相打趣著今年的養殖目標,田間的歡聲笑語比蟬鳴還要清亮。據駐北高寨村第一書記李國海介紹,北高寨村今年稻田魚養殖規模在280畝左右。當這些巴掌大的魚苗順著村民的手滑入青翠的稻田,這一尾尾靈動的魚苗,既是激活土地潛能的“生態因子”,也是串聯起糧食安全、產業升級與鄉村振興的“金色紐帶”。

圖片

據了解,今年,九河鄉延續“統一發放 農戶自發”的稻田魚養殖模式,僅統一發放的魚苗就覆蓋900多畝稻田,加上村民們自主擴大的養殖面積,全鄉稻魚共生的版圖已擴展至 4500畝左右。

千年智慧煥新顏 稻魚共舞富農家

九河鄉的稻田養魚,延續著1800多年的農耕智慧。從三國時期的史料記載,到上世紀80年代九河群眾的自發探索,再到“十三五”“十四五 ”期間,在政府及上級相關部門科技支撐下實現了品質與產量的雙提升。九河鄉作為玉龍縣稻作區最佳粳稻生產區之一,有豐富的宜漁資源和稻田資源,發展稻漁綜合種養有得天獨厚的條件。實施好稻漁綜合種養項目,不僅具有穩糧、促漁、提質、增效、生態等多方面功能,而且對于保障糧食安全、提高土地利用率、促進農民增收、推動鄉村振興,實現流域內水生態修復等管護任務具有重要意義。近年來,玉龍縣農業農村局將稻漁綜合種養項目重點放在九河鄉,麗粳水稻新品種的推廣、綠色高質高效種養模式的應用,讓稻田魚成為九河鄉富民強鄉的特色產業。

圖片

如今的九河鄉,稻田魚產業在農民增收、糧食增產、生態共贏等方面效益顯著?!耙凰畠捎?、一田雙收”的模式,既牢牢守住全鄉7600畝水稻種植的基本盤,破解了耕地保護難題,又讓土地產出效益實現倍增。魚兒化身“田間衛士”,通過啃食雜草害蟲,大幅減少農藥化肥使用量,守護了九河的綠水青山。一年一度的“稻花節”成為鄉村文旅名片,民宿體驗、稻田捉魚、鄉村美食等業態吸引八方游客,帶動了全域消費。

圖片

2024 年,九河鄉稻田魚養殖規模穩居全縣首位,達3430 畝,產量103噸,產值510萬元,年均產值穩定在500萬元左右,成為撬動鄉村發展的振興支點。

直面挑戰求突破 產業升級路徑明

在產業蓬勃發展的背后,瓶頸問題依然存在,產業規?;潭绕?,田塊分散不利于集中管理;基礎設施建設滯后,資金投入存在缺口;專業養殖技術儲備不足,市場信息不對稱,銷售渠道仍以傳統模式為主…… 這些問題制約著九河鄉稻田魚產業向更高層次邁進。

圖片

圖片

面對發展機遇與現實挑戰,九河鄉謀定后動,多措并舉夯實產業發展根基。積極爭取整合項目資金,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與水利設施配套,通過117萬元土地流轉資金實施國土綜合整治,為規?;B殖掃清障礙;組織養殖戶赴外考察學習,引進專業技術人才下沉指導,讓“拱棚旱育”“病蟲害綠色防控”等新技術在田間落地生根;打破傳統銷售局限,探索初加工延長產業鏈,借力電商平臺拓寬銷路,讓“九河稻田魚”走向更廣闊的市場;持續擦亮“稻花節”文旅品牌,強化線上宣傳矩陣,講好生態種養故事;培育種養大戶、農民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以甸頭、中和村為核心打造示范樣板;深挖農耕文化與田園風光資源,結合大麗高速通車的交通優勢,開發農耕體驗、親子研學等多元業態,讓農旅融合釋放持久增收動能。

圖片

稻浪翻涌間,魚躍人歡里。九河鄉正以“產業興旺”為筆,飽蘸生態綠色之墨,在廣袤田野上書寫鄉村振興的壯美詩行。當傳統農耕文明與現代發展理念在這里碰撞,昔日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田園牧歌,“稻魚共生”的循環智慧,已升級為“生態美、產業興、百姓富”的共富樂章, 九河鄉這條集穩糧、增收、生態、休閑于一體的特色發展之路正嘹亮奏響新時代的共富樂章。

閱讀 2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久久精品久久久久观看99水蜜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