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更迭,當春天到來,農田里又一茬青稞抽出嫩芽,在我區越冬的候鳥又要啟程,返回遙遠的藏北草原開始“生兒育女”。我們的老朋友——黑頸鶴,也開啟了遷徙之旅。近日,記者從自治區林草局獲悉,目前在我區越冬的候鳥三分之二已經飛走,預計四月中旬全部飛走。
目前,在我區越冬的大批黑頸鶴正成群結隊地從越冬地遷徙到繁殖區。逐漸建立各自的領域進入交配期。春去冬來,它們一直沿著固定路線遷徙。記者了解到,黑頸鶴在我區的繁殖地主要集中在北部和西北部的河流、沼澤濕地,主要為以那曲申扎、班戈等縣為中心的南羌塘,這些區域平均海拔在4500米以上。其繁殖期從4月初開始,經常在早晨至中午進行交配,5月開始產蛋。
據自治區高原生物研究所黑頸鶴研究人員介紹,黑頸鶴的交配活動持續近一個月,所以它們會在每年4月底至5月初就完成產蛋。如果太晚,會影響雛鳥的生長,也會影響回到越冬地的遷徙能力。它們一般產蛋量為1-2枚,最多的有3枚,但很少見。
現在這個時候,大家看到的黑頸鶴還是成群結隊的,但是到達繁殖地后它們就會三三兩兩分散開來。這是因為在繁殖期,要給后代提供更豐富的食物和營養,分散開來可以避免相互爭奪有限的食物,也能保存體力。
記者從那曲市林草局了解到,目前到達繁殖地的黑頸鶴數量不是特別多,并且已各自分散開來,幾乎很難找到它們的蹤跡。“估計還得等一周左右就全部都能飛回來了,現在那曲這邊溫度也不高,所以回來的還很少。”那曲市林草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那么候鳥飛走是不是就不用每天投食、每天巡護了呢?“目前,林周縣的黑頸鶴已經飛走一大半了,投食工作已經停止了,但是巡護員每天還在巡護,因為春季是各類病毒高發期,為保證黑頸鶴順利返回繁殖地,巡護員每天都要加強巡護和監測。”自治區林草局野生動植物保護處主任張家平說,春季也是非法捕獵、交易鳥類等野生動物活動的高發期,為確保我區春季候鳥遷飛安全,巡護工作一刻也不能停止。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