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網
當前位置:關注森林 > 理論 > 心得體會 > 正文 站內導航
[]

怒江:種樹興果 盤活山林

媒體:中國綠色時報  作者:李壽華
專業號:日月峽評論 2018/8/13 13:29:48

雨后的福貢縣匹河怒族鄉知子羅村,千畝茶園云霧繚繞。“我們在知子羅村和老姆登村山間緩坡地和荒山地帶,全部種上了核桃、茶葉,形成了環繞村寨的綠色產業帶。因鄉村美麗而迅猛發展的旅游業,讓今天的怒族村寨欣欣向榮。”匹河鄉鄉長董燁說。

匹河鄉只是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走生態立州、綠色富民之路的一個縮影。近年來,怒江州探索建立了“山頂封和禁、半山移和退、河谷建和育”的立體生態保護模式,并依托豐富的生態資源發展林果、林下經濟等林業產業,引導貧困山區農民種樹致富。

全民行動修復生態

淅瀝細雨中,福貢縣石月亮鄉米俄洛村黨總支書記普紐羅和十幾個村民在生態治理區清理水溝,給核桃樹施農家肥。普紐羅說,以前這里是片荒山坡,經常有大石滾下,非常危險。經過生態修復治理,荒山禿嶺變成了300畝核桃林,“現在我們再也不用擔心走在路上被石頭砸著了。”他說,林下套種的80畝草果,還讓附近農戶每年每家有近3000元的收入。

蘭坪白族普米族自治縣石登鄉三角河村山背后的山洼子,83歲的何文昌冒著小雨在陡坡上栽種石榴樹。何文昌原是武漢鋼鐵公司的一名職工,退休后回到故鄉三角河村。1993年,何文昌在村里租下一片荒地植樹造林。25年的堅守,讓碧羅雪山深處100多畝荒山坡變了模樣。3000多棵核桃、石榴、木瓜遍布山坡,郁郁蔥蔥。“讓所有的荒山有樹有果,我們的子孫后代才會活得好。”何文昌說。

“植一棵樹,造一片綠”已成為怒江各族群眾的自覺行動。近年來,怒江州把占全州國土面積58.3%的85.75萬公頃天然林納入生態保護規劃。自治州探索建立了“山頂封和禁、半山移和退、河谷建和育”的立體生態保護模式,努力打造怒江、瀾滄江、獨龍江“綠色長廊”,構筑滇西北生態安全屏障。2016年啟動的“怒江花谷”建設,讓“生態養山”發展步伐更加堅實。兩年來,怒江州全民行動,義務植樹種花221.6萬株,完成造林58萬畝,打造了六庫城市面山花谷、百花嶺花海和上江鮮花公路等一批生態特色旅游景點。

如今,怒江森林覆蓋率高達75.31%,而且“山山有人護,箐箐有人管”,每年的森林生態服務價值達1204.82億元。怒江金絲猴、戴帽葉猴、羚牛等珍稀動物種群出沒于崇山密林中。水土流失、溝壑縱橫的狀況基本消失了。

轉變模式調整種植結構

“地無三畝平,出門就爬山”,是怒江地貌的生動寫照。長期以來,怒江州各族群眾在怒江沿岸、山區開墾出一塊塊包谷地。但種包谷無法提高經濟收入,還對生態造成一定的破壞。

如何激活山區經濟,實現興林富農,怒江州一直在探索。今年,根據《全國種植業結構調整規劃(2016—2020年)》的要求,怒江全面開展種植業調整,引導農民群眾發展高效、綠色生態產業,著力解決傳統種植業帶來的低效和生態隱患問題。

“花椒第三年開始采摘,5年后進入盛果期,每畝能收入5000元,非常劃算??糠N包谷,一輩子也脫不了貧。”今年夏季,瀘水市古登鄉馬垮底村種植結構調整帶頭人下付益一直在地里補種苗木,30畝花椒已蓬勃生長。

春耕時節,貢山獨龍族怒族自治縣丙中洛鎮秋那桶村的11戶建檔立卡貧困戶,改變了以往種包谷的習慣,在地里種下了百合。村民吳華清說,包谷只能解決溫飽,經濟價值不高。種百合、當歸,既能美化環境,又能增加經濟收入。

2018年,怒江州規劃農業種植結構調整35.185萬畝,替代推廣種植草果、花椒、水果、中藥材等。截至5月底,怒江州完成調整種植面積19.73萬畝。

種樹興果生態扶貧

福貢縣匹河怒族鄉至貢山縣城一帶,一條百里長的草果長廊成為“生態怒江”的一道亮麗風景線。農忙時節,普拉底鄉其達村村民余鈺葦總會在山背后的草果地里除草、圍欄、清溝。他家的10多畝山地都種著草果,還套種了黃豆、花生,一年可收入3萬多元。“今年還要增加2000畝。”普拉底鄉鄉長四法說,草果是鄉里精準扶貧的主打產業,已有8萬多畝。

普拉底鄉草果富民的故事,是怒江州生態扶貧的一個縮影。近年來,怒江州把生態產業作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重要抓手,大力發展林果、林藥、林菌等為主的“八林經濟”。

7月是怒江山嶺最茂盛、最熱鬧的時節。蘭坪縣通甸鎮下甸村殘疾人和金海的農耕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基地里,果實已壓彎了果樹的枝條。4年來,和金海與社員們種了5000棵核桃樹、2000棵漆樹、2000棵青刺果,養殖土蜂100多箱,合作社成員發展到20多人。“兩年后,合作社年收入二三十萬元沒問題。”和金海說。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在怒江不僅是共識,更是利民惠民發展大行動。目前,怒江已發展核桃、漆樹、油茶、草果和以云黃連、重樓為主的中藥材種植360萬畝,農民專業合作社有1231個。今后3年,怒江州將通過發展綠色香料、怒江蜂蜜、高黎貢山豬,打造一批貧困人口參與度高、能帶動貧困戶長期穩定增收的特色優勢產業。

閱讀 770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久久精品久久久久观看99水蜜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