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林科院森環森保所對我國重要林草病害進行野外調查,結合癥狀分析、病原菌形態特征與分子系統學研究、致病性測定、生防菌篩選等方法,在毛櫻桃炭疽病、楊柳古樹腐爛病、樟子松枯梢病、樟子松針枯病、核桃細菌性黑斑病和歐美楊細菌性潰瘍病鑒定方面取得研究新進展。
相關成果分別以《毛櫻桃果實炭疽病的病原形態與分子鑒定》《日喀則市貢覺林卡古樹名木腐爛病的調查和診斷》《樟子松針葉上2種葡萄座腔菌目真菌的形態和分子鑒定》《山東省三市核桃黑斑病病原菌分離鑒定》《歐美楊細菌性潰瘍病菌的拮抗細菌篩選鑒定》為題,發表在《植物病理學報》和《陸地生態系統與保護學報》上。
毛櫻桃是薔薇科落葉灌木,是我國西部和北部常見的綠化和藥食用樹種。經調查統計,毛櫻桃果炭疽病的發病率在0.3—2.7%,對其食藥用價值造成一定的影響。發病初期,病果上出現黃色的橢圓形病斑,隨后病斑擴展變大,病處凹陷,果實變得腐爛皺縮,病處能形成橘黃色的分生孢子團。通過形態學與分子系統學方法,病原菌鑒定為圍盾蚧炭疽菌Colletotrichum fioriniae。
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市貢覺林卡內的楊柳古樹腐爛病發生嚴重,對林木健康和公園景觀造成巨大影響。森環森保所科研人員通過組織分離法獲得病原菌菌株,并結合形態學和基于rDNA內轉錄間隔區(ITS)、肌動蛋白(act)、RNA合成酶第二亞基基因(rpb2)、轉錄延長因子基因(tef1)和微管蛋白(tub2)這5個基因片段的分子系統學研究,對分離自病斑的菌株進行準確鑒定。發現藏川楊腐爛病菌為楊生殼囊孢Cytosporapopulicola;白柳腐爛病菌為臭椿生殼囊孢C. ailanthicola和楊小殼囊孢C. populina;烏柳腐爛病菌為金黃殼囊孢C. chrysosperma。研究明確了日喀則市古楊柳樹腐爛病的病原菌,為該類病害的科學防控打下了基礎。
科研人員對采自興安盟樟子松枯死針葉上2種葡萄座腔菌目病原菌的種類及親緣關系進行研究。明確松枯梢病菌為松色二孢Diplodiasapinea,樟子松針枯病菌為白松擬殼針孢Septorioidesstrobi。白松擬殼針孢是中國的新記錄屬種,樟子松是該菌的新寄主。研究準確鑒定了樟子松枯死松針上的2種葡萄座腔菌目物種,為后續的病害和分類學研究打下基礎。
核桃細菌性黑斑病主要危害核桃葉片、果實及枝梢等,受害葉片形成小褐斑,后逐漸擴大造成葉片脫落并影響嫩梢,受害果實表面形成黑褐色斑點并隨果實成熟逐漸擴大形成凹陷軟斑造成落果,嚴重影響核桃品質及產量。科研人員通過2年的野外病害調查,病原菌的分離、鑒定和致病性測定,明確了成團泛菌Pantoeaagglomerans、變黃假單胞菌Pseudomonasflavescens以及棲樹黃單胞菌Xanthomonasarboricola是山東省濟寧、泰安、濰坊3市核桃黑斑病的主要病原菌。
歐美楊細菌性潰瘍病是近年來在楊樹上發生的世界性分布的病害,主要危害歐美楊和柳樹的主干和側枝??蒲腥藛T以歐美楊細菌性潰瘍病病原菌Lonsdalea populiCFCC 13731為靶標菌,采用平板拮抗法篩選拮抗菌株,并通過牛津杯法測定其防效。通過觀察菌株形態、生理生化實驗、16S rRNA序列分析,對高效拮抗菌株進行鑒定。篩選獲得1株菌株對L. populi具有較好的拮抗效果,鑒定結果表明拮抗菌株為多粘類芽孢桿菌Paenibacillus polymyxa。該菌具有較好的拮抗作用,在歐美楊細菌性潰瘍病防治中有較大的應用潛力。(姜寧)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