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網
當前位置:關注森林 > 評論 > 熱點評論 > 正文 站內導航
[]

把城市公園建設好、利用好(縱橫)

媒體:人民日報  作者:趙 暢
專業號:南澗縣林業局 2023/8/29 9:34:26

把城市公園建設好、利用好(縱橫)

趙 暢《 人民日報 》( 2023年08月29日   第 05 版)

今天,城市公園建設日益成為引領城市生態文明發展的重要方式,成為滿足人民群眾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途徑。把城市公園利用好,不妨在轉換新觀念、推出新項目、樹立新形象上多出實招。具體來說,可以在觀念帶動、要素驅動、點面互動、文旅融合上下實功夫。

公園是城市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城市管理者而言,要圍繞市民的需求來建設,貼近市民的愿望來改造,回應市民的呼聲來完善。實踐表明,市民對公園既有觀賞性的要求,也有便捷性的需要,還有提升性的期待。這就要求我們樹立“人民公園為人民”的理念,在規劃上再完善一步,思路上再拓寬一點,形象上更鮮明一些,使群眾更有獲得感。

把城市公園利用好,重點在于撬動公園建設諸多要素。進一步處理好綠化、河湖、環保之間的關系,才能更好保護城市生態名片;切實加強對現有文物和歷史遺跡等的保護,傳承好公園歷史文脈,增設文化景觀,可豐富游園體驗;根據需要與實際,適時推出一批富于創意的項目,打造特色節點區域,開展研學游、自然教育公益活動等,可增添市民游玩的趣味性。與此同時,整合要素,在公園有限的空間內努力營造更優的休閑環境,方能打造更好的游覽目的地。

對一個城市而言,把星羅棋布的城市公園利用好,有助于充分挖掘潛力、發揮優勢。以上海為例,截至2022年底,上海城鄉公園總數達670座,基本實現市民出門5至10分鐘有綠、騎車15分鐘有景、車行30分鐘有大型公園的城市生態格局。如何通盤考慮、點面結合,讓這些公園開展良性互動,是一個值得思考的課題。鑒于基礎不一、實力不同,各地公園在開展個性化創新的同時,也要堅持相向而行、合作共贏。如此,點線面之間才有可能相協調,形成規模集聚效應。

隨著城市旅游的興起,城市公園既是文化載體,也是旅游目的地,更日益成為文旅融合中不可或缺的發展空間。順應新趨勢,抓住新機遇,圍繞滿足容納度、增強主題性、確?;仡^率等方面進行創新,全面提升公園管理水平,才能推動實現文旅融合的深層發展。

作為公共空間,公園承載著為市民和游客提供觀光休閑場所的功能,也體現著城市的生態價值與人文關懷。公園建設是否與城市發展相協調,是否與公眾需求相匹配,既是對一座城市的發展水平的檢驗,也是對城市治理水平的考驗。

(摘編自《解放日報》,原題為《公園也可以有“幸福指數”》)

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tml/2023-08/29/nw.D110000renmrb_20230829_5-05.htm

閱讀 334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久久精品久久久久观看99水蜜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