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營造喬灌混交林、種植沙地經濟林等方式,實現“綠富同興”;林業工人的家搖身一變成為森林民宿,開辟了增收新賽道;憑借木本糧油、森林食品、木竹等產業發展,帶動地方經濟增長……近年來,林草行業持續發力,打造了一個個生態振興樣板,彰顯出助力鄉村振興的強勁動能。
前不久,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再次召開會議,全面總結今年以來林草行業推進鄉村全面振興以及中央定點幫扶工作成效,并為后續工作指明方向。
林草資源是天然財富。促進鄉促振興,綠色家底是關鍵,“含綠量”提升了,“含金量”自然就會更足。黑龍江伊春全面停止天然林商業性采伐,林區人民走上了生態旅游的新發展道路;貴州畢節赫章縣海雀村村民在萬畝荒山植樹造林,森林覆蓋率超過77%,不僅發展起各種特色產業,還獲得全省首張集體林“碳票”,這讓村民們真正理解了“好空氣能換錢!”。大量實踐生動說明,綠色是生態的本色,也是發展的底色,只要把底色鋪好就能塑造發展的新動能、新優勢。
林草行業孕育特色產業。產業發展是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而打造綠色產業,改變資源的傳統利用方式,可以為鄉村發展注入新動力。近年來,廣西金秀瑤族自治縣林下種植黃花倒水蓮、草珊瑚、雞血藤等中藥材19萬畝,帶動農戶超2萬人,年人均增收超4000元;江西省萬安縣大力發展竹產業,2023年年產值達5.39億元,同時充分發揮竹項目建設拉動作用,帶動毛竹產區林農戶均增收5000元以上。目前,在全國2800多個縣中,有2400多個縣種植經濟林,經濟林年產值超過2萬億元,林下經濟年產值約1萬億元,帶動數千萬林農增收致富,成為振興鄉村的綠色引擎。
林草政策精準助力發展。支持政策為促進鄉村經濟社會平穩健康發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推進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提供著重要支撐。每年持續選聘110萬名生態護林員;首批5個國家公園選聘5萬多名農牧民在家門口擔任生態管護員;成立林草科技服務團開展科技下鄉服務;對涉及國家和省級重點民生項目給予用林用草保障,涉及穩邊固邊項目“特事特辦”……這些林草政策的精準落地,有力有效推動了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銜接。
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近年來,林草行業全面發力,各項惠民舉措落地,特色產業蓬勃發展,為鄉村全面振興注入強大動力,奏響鄉村發展新旋律。相信未來,林草力量將持續為更多鄉村繪就生態宜居、產業興旺、生活富裕的美好畫卷。
來源:中國綠色時報
編輯:李圣薇
初審:李燕
審核:苑鐵軍
投稿郵箱:
zglssbrm@163.com
直播合作:
010 8423 8472
010 8423 9283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