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mp.weixin.qq.com/s/HaWHvUZh_ScUe64UUsk5Nw
原創 青衿的植物筆記
2000多年前齊國的外交大臣晏子出使楚國,面對楚王一再故意的羞辱,選擇了機智應對,巧妙化解,說出了那句流轉至今的名言:“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葉徒相似,其實味不同”,當場懟得楚王啞口無言。
完勝的晏子為不卑不亢,捍衛了齊國的尊嚴,卻留下了一個錯誤的植物學知識。
問問你們,學過《晏子使楚》后,是不是真的信了他,以為橘子樹到了北方就變異成了枳樹了?反正從前的我是信了!
枳花開時如煙似霧
其實橘和枳是兩種植物,雖然它們同科同屬,但卻根本不存在因為環境而發生變異的關系,橘是橘,枳是枳。這件事情李時珍先生在《本草綱目》里已經講過:今江南枳、橘俱有,江北有枳無橘。此自別種,非關變易也。
雖然很早便在書中認識了枳,但今年卻是第一次見到枳,認識、觀察并學習它。
最早是4月初,在紫竹院公園看到開花的枳,褐綠色帶長刺的枝干上開滿了白色的小花,清雅芳香,同時也有細小的嫩葉生出,我識別是“枳”之后,肅然起敬,2000多年前古書里的植物鮮活地在我面前開花長葉,迎接春天,讓人感動。晏子雖然錯了,但是他讓我知道很久遠的時代,人們也和我一樣見過這植物的花、葉和果。
枳是蕓香科柑橘屬小喬木,高1-5米,樹冠傘形或圓頭形。
枝綠色,嫩枝扁,有縱棱,刺長達4厘米,刺尖干枯狀,紅褐色,基部扁平。
葉柄有狹長的翼葉,通常指狀3出葉,小葉等長或中間的一片較大,對稱或兩側不對稱,葉緣有細鈍裂齒或全緣,嫩葉中脈上有細毛。
花單朵或成對腋生,先葉開放,也有先葉后花的,有完全花及不完全花,后者雄蕊發育,雌蕊萎縮,花有大、小二型,花徑3.5-8厘米;花瓣白色,匙形,雄蕊通常20枚,花絲不等長。
果近圓球形或梨形,大小差異較大,果頂微凹,有環圈,果皮暗黃色,粗糙,也有無環圈,果皮平滑的,油胞小而密,果心充實,瓢囊6-8瓣,果肉含粘腋,微有香櫞氣味,甚酸且苦,帶澀味。
汪曾祺先生曾寫過說,香櫞就是“橘逾淮南則為枳”的枳,顯然是錯了,因為枳與香櫞是兩種植物,正如橘與枳一樣。
枳的別名有臭橘、臭杞、雀不站、鐵籬寨 ,后兩者可以理解,畢竟它生著很長的尖刺,看起來也是令人生畏的;可前兩個都帶著“臭”字,卻是讓我很不解,因為枳花很香,枳果我也切開一個聞了,也是清香宜人的。
枳原產我國,最早出現的記錄是在《周禮》,晏子那句名言其實也是源自這里,我國西北、華東、西南皆有分布。
枳的拉丁學名是Citrus trifoliata,種加名的意思是“三葉的”,指的正是它特殊的三出復葉。因此枳的英文別名有一個便是 trifoliate orange(三葉橙)。其他名字還有Japanese bitter-orange (日本苦橙)、hardy orange(硬橙)或Chinese bitter orange(中國苦橙)。
葉柄有狹長翼葉
有點像不完全的葉狀柄
幼果在發育中
毛茸茸的幼果
在我們博大精深的中醫文化里,萬物皆可入藥,枳也不例外?!侗静菥V目》記載曰:木如橘而小,高五七尺。葉如橙,多刺。春生白花,至秋成實。七月、八月采者為實,九月、十月采者為殼。今醫家以皮厚而小為枳殼,完大者為枳殼......
枳實和枳殼便是枳的中藥材名稱,可以治療消食化滯,除痰鎮咳以及胃氣、疝氣引起的痛癥。二者的區別大抵是采收時間不同。
6月30日一朵晚開的枳花
小葉有疏鋸齒
枳的橫切面和橙子頗像
瓢囊6瓣
除卻文化含義和藥用價值,枳花美麗,枳果可愛,枳的觀賞性一點也不差哦,而且是北方人可以在戶外看到的柑橘屬植物,因為它耐寒。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