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發這個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名字,真正走入我們的生活其實才不過百余年。
在“Sofa”這個舶來詞匯到來之前,難道我們的祖先們就沒有可供坐臥放松的家具了嗎?
▲明尼阿波利斯藝術博物館
在中國古典家具中,用于休息的臥具有四類:榻、羅漢床、架子床、拔步床
其中架子床與拔步床通常只作為臥具,也就是專供夜間睡眠使用,而榻與羅漢床則兼備坐與臥這兩大功能。
如今我們看到的中式沙發,其原型就是羅漢床。
羅漢床自發明之時,就肩負起了招待賓客的任務,見證了無數著名友誼的誕生。
收藏大家王世襄先生就對羅漢床青睞有加,稱其為“最理想的臥具”,足見其功能性及裝飾性都有著一騎絕塵的優勢。
▲明·《五同會圖》卷 故宮博物院藏
早先,床榻本為兩種臥具。通常而言:
大者為床,小者為榻。
在寢室供臥者為床,在客廳待客者為榻。
羅漢床可坐可臥,古人會于正中擺上炕幾,兩邊鋪設坐褥、隱枕,如此一來,與現代沙發幾乎沒有區別。
炕幾不僅提供了靠坐時的憑依,也為品茗暢飲、對弈娛樂提供了場地。
比起現代的茶幾,羅漢床配幾的功能其實更為豐富,移動性也更便捷。
羅漢床相傳最早是僧人坐禪所用,后來經過不斷變化,在明清廣泛應用,可見羅漢床的出身也是比較高貴的。
羅漢床和一般坐具不同,不僅可以作為椅子,而且還可以作為單人床使用,上配一個小幾,下配一榻,床上三面有圍子,人坐在上面頗顯尊貴,是待客最高級別的坐具之一。
因羅漢床兼具臥床和坐具的雙重功能,所以可將羅漢床擺放在臥室中,既可以雙人端坐其上,下棋交談,又可一人躺臥其中,享受輕松時光。
將羅漢床擺放在客廳中也是不錯的選擇,同樣可與客廳中現代風格的沙發和諧一致。
書房或許是最適合羅漢床的地方,能夠與書香、茶香融為一體,充分彰顯其濃濃古韻。
▲《韓熙載夜宴圖》局部 故宮博物院藏
在《韓熙載夜宴圖》中,就可以看到古人以榻或者羅漢床待客的場面,這也是古人待客的最高級別禮儀。
可休閑也可待客,一張床滿足人們多種需求,無怪乎其長盛不衰。
版權說明:本文轉載網絡,部分圖片來自妙和紫光檀紅木,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侵刪。
| 來源:妙和家居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