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瀘西舊城:“紅”鏈織民生 “苗”繪新圖景
今年以來,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瀘西縣舊城鎮創新“1426 N”融合模式,以育苗產業為“小切口”,構建“組織引領、資源盤活、科技賦能、就業增收”的閉環體系,以“紅”鏈編織起就近就地就業的民生溫度,“苗”繪就出增收致富的美好圖景。
面對農業“小散弱”、增收難困境,舊城鎮黨委深入調研破題,強化黨組織核心引領,創新推行“合作社 基地 農戶”聚合模式。督布府村率先試點,整合烤煙合作社資源與2000余畝閑置番茄大棚,發動42戶農戶以棚入股,村組干部帶頭注資12萬元,爭取項目資金70萬元,建成現代化育苗基地。創新構建“龍頭企業點單、合作社派單、社員接單”訂單生產鏈,將農閑期“沉睡”資源高效轉化為“家門口”致富車間,開辟農戶穩定增收新路徑,形成“三穩五受益”多方共贏格局。
瞄準產業提質增效,督布府村黨總支將科技作為核心競爭力,構建“黨建 科技 人才”創新體系,強力驅動育苗工廠升級。邀請技術骨干牽頭成立“育苗攻關小組”,從播種計量、催芽溫控到水肥管理,實現全程“科技大腦”精準把關??萍技映窒?,基地菜苗成活率與抗病性顯著躍升,成為周邊種植戶爭搶的“香餑餑”,讓傳統農業煥發現代生機。目前,基地年產能達10萬盤,可滿足5000畝種植需求。
基地核心環節創造了20余個穩定技術崗位,讓村民經培訓后轉型成為“育苗能手”“技術管理員”,在家門口端穩“技術飯碗”。同時,育苗產業直接、間接創造的全產業鏈就業崗位近千個,涵蓋技術工、季節工、運輸工等多種類型,務工村民人均月增收2500元以上,技術骨干超4000元。舊城鎮通過“一株苗”串聯起土地入股分紅、基地穩定就業、產業鏈多元增收的富民路徑,穩穩托舉當地村民的幸福生活。
云南日報-云新聞通訊員:高夢嬌
記者:黃翹楚
編輯:徐嵩欽
審核:謝祥睿(黃翹楚)
來源:https://www.yndaily.com/html/2025/yunxinwen_0708/136150.html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