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森林
首頁
辦公◆
加好友
加關注
賓川縣林業和草原局
媒體平臺
會員發表作品分類信息商品廣告物種卡
社區平臺
微博◆博客群組
通信平臺
書信消息
存儲平臺
相冊
用戶平臺
賬號設置專業號高級會員
組件平臺
鏈接名錄
首頁--作品--瀏覽作品
食用菌,林下生金“蘑”力 | 綠美廣東?點綠成金深調研⑧
2024年12月6日
食用菌,林下生金“蘑”力 | 綠美廣東?點綠成金深調研⑧
媒體:網絡 作者:內詳專業號:廣東林業 2024/12/3 13:02:28
紅松茸味鮮、竹蓀味甜、靈芝醇厚、草菇清爽……在“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廣東,一口山珍嘗盡天下美味,這“山珍”指的便是生長在山間林下的“微黃金”——食用菌。
食用菌通稱為蘑菇,全球可供食用的有2000余種,能大面積人工栽培的只有40-50種,中國已知的食用菌有350多種。2020年統計數據顯示,廣東省食藥用菌種類超過400種,產量達71.34萬噸,產值為121.74億元。廣東是草菇人工栽培的發源地和消費大省,是國內首個實現人工繁育靈芝和冬蟲夏草的省份。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要樹立大食物觀,向植物動物微生物要熱量、要蛋白。作為我國繼糧、油、蔬、果后的第五大農業種植業,食用菌不與人爭糧、不與糧爭地、不與地爭肥、不與農爭時、不與其他爭資源,是一類能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多元食物消費需求、保障糧食安全“國之大者”的農產品。當前,廣東正依托工業優勢加碼布局食用菌產業全線發展,推進綠美廣東林下“生金”,助力“百千萬工程”提質增效。
現狀:廣東林下生金,小菌菇有大“蘑”力
中國是食用菌生產和消費大國,食用菌歷史悠久,“味之美者,越駱之菌”,這是2200多年前關于食用菌味道的確切記錄。我國食用菌的種植分布非常廣泛,2022年,全國食用菌總產量4222.54萬噸(鮮品),總產值3887.22億元。由于各地氣候、土壤等自然條件不同,食用菌資源分布具有明顯區域性,主要分布在云南、福建、黑龍江、山東、河北等省份。
“和其他省份一樣,廣東食用菌種植也具有悠久歷史。食用菌產業品種優勢突出,食用菌全產業鏈發展迅速?!睆V東省農業科學院蔬菜研究所食用菌研究中心研究員何煥清表示,與黑龍江、河南等食用菌產區不同,廣東高溫高濕的氣候更適宜中高溫型的菌類生長。
充足的雨熱資源培育優質食用菌。廣東從北向南氣候類型分別為中亞熱帶、南亞熱帶和熱帶,成為全國光、熱和水資源較豐富的地區之一。食用菌種類主要有草菇、香菇、秀珍菇、竹蓀、松茸、雞樅、金針菇等,主要分布在韶關、梅州、清遠、茂名、東莞等市,食用菌產業是粵西北山區重要經濟支柱之一。
韶關市始興縣隘子鎮滿堂村坐落在大山深處,蜿蜒的墨江在此分為兩個支流將滿堂村包裹起來,這里山泉潺潺、綠木成蔭,在這個遠離城市的地方,一叢叢黑褐色的靈芝正在綠意之間恣意生長。隘子鎮是始興縣種植仿野生栽培靈芝面積最大的區域,全鎮種植面積近3000畝,這一帶生產的靈芝產地價格能達到300元/斤。據介紹,韶關不少國有林場探索種植仿野生靈芝,以天然段木為栽培基質,仿照野生靈芝的自然生長習性,堅持兩年輪作,三年一休,保證靈芝出品質量。
生長在山林間的靈芝
生長在山林間的靈芝
在始興縣羅壩鎮,沿“最美省道”一路向東南,途經車八嶺自然保護區,便到達了泉水叮咚、鳥鳴空谷的“桃花源”——客家古村落桃源村。該村落海拔高達700米,數萬畝的原始山林造就了這一處天然氧吧,成為竹蓀、松茸的珍貴食用菌種植基地。依托當地的旅游資源基礎,桃源村打造吃、住、體驗為一體的運營模式,為當地村民提供了不少就業崗位,超過三分之一的食用菌鮮品被游客帶走。
人們來到桃源村吃鮮菇、住民宿,感受大山的靜謐
隨著食用菌栽培技術不斷進步和消費者需求的結構升級,越來越多的食用菌實現了工廠化、商業化栽培,并進入消費市場。在韶關市曲江區的食用菌產業園,“蘑菇姐姐”黃清華正在車間里查看杏鮑菇的生長情況,再過兩天,它們就要打包前往全國各地的商超,與消費者見面。據介紹,這里主要有真姬菇、金針菇、杏鮑菇、香菇等12種常見品種,年產量在4000噸左右,其中,部分出口至中國香港、東南亞、歐洲等地區。
廣東食用菌產業,正逐漸顯現出林下生金的特點。
困境:難以產生規模效應,產業尚屬于發展階段
小小食用菌,為鄉村撐起“致富傘”。記者在深入食用菌主產區過程中發現,當前廣東食用菌產業有基礎,但基礎設施仍然較差;培育了一批優勢品種,但品種保護意識不佳;三產融合發展勢頭足,但產業規模小、鏈條弱;出口優勢明顯,但品牌效應不佳。
始興縣氣溫適宜、森林植被資源豐富,是食用菌的絕佳生長地?!拔覀兊漠a品不缺回頭客,但是依舊難找銷路?!鄙仃P市桃花源鄉村旅游有限公司負責人林細標介紹,公司當前種植面積在1000畝以上,僅紅松茸每年的產量就有4萬噸,其中三分之一的都被游客帶走?!?/p>
陽光下的竹蓀
滿堂村和桃源村均位于遠離城市硝煙的群山之間,一條蜿蜒的山路往往就是串連起食客、種植者和更廣大消費群體的唯一路徑?!敖煌ú槐銓τ阡N售有一定影響?!焙螣ㄇ逭J為,由于食用菌喜濕的特點,林下種植食用菌要選擇水源豐富的山坡地,同時土壤中要有豐富的有機質,未被大面積開發的深山區域成為首選。
種質資源的保護方面,廣東仍有一些路要走。2021年廣東對全省1058家次科研單位和企業開展了農業微生物資源普查,完成收集農業微生物種質資源信息63263份。普查的農業微生物種質資源,在廣東省微生物種質資源庫等專業資源庫保藏的為18011份,僅占 28.5%,在其他自建庫保藏的有7592份,占12%,其余近60%的種質資源均分散在科研人員手中,處于臨時保藏狀態,菌種資源的滅失風險較高。
“一個企業自篩選菌種到產品投放市場,中間可能需要經歷數年的研發時間;當產品投放到市場后,別人從中分離出菌種作為自己的菌種,可能只需要幾天甚至幾小時的時間?!睆V東省農業科學院蔬菜研究所食用菌研究中心副研究員肖自添認為,在微生物菌種產權保護方面,雖然我國出臺了專利法等相關產權保護法律,但是微生物菌種非常容易復制和流失,成為抑制微生物種質創新和企業從事菌種研發的積極性不高的原因。
滿堂村,研學采摘之余,可以品嘗靈芝茶、靈芝湯、靈芝燉菜,滿滿一桌“仙草宴”成為康養的標配;桃源村,看竹蓀蛋破殼,采摘最鮮嫩美味的紅松茸,圍坐在一起品鮮菇,24間客房滿足游客住宿需求。
“人們從大老遠來到這里,就是為了吃到當地吃不到的鮮菇,食用菌產品,如預制菜等鮮少被注意?!焙螣ㄇ逭J為,食用菌作為一種常見于餐桌的食品,近年來出現了越來越多加工產品,如菌菇醬、預制菜食品等,但加工品領域和鮮菇領域的發展完全是不同的路徑,一味盲目追求三產融合無法順應產業特點。
如何用小小菌菇真正撐起鄉村“致富傘”,轉型升級提供新機遇。
解法:聚焦技術 服務,推進一二三產融合發展
“種好食用菌是一個技術活?!痹诰W絡上關于食用菌種植的技術貼中,很多人認為食用菌“技術難度相當低”,但在食用菌種植中,菌包基質的選擇、種植條件的篩選、溫度濕度的控制、病蟲害防治都決定了長出來的食用菌品質如何、產量幾許?!敖鼛啄?,掌握傳統食用菌培育種植的人越來越少了?!焙螣ㄇ褰榻B,在這一趨勢下,誰來為菇農提供技術指導就至關重要。
“我們的菌包也走出了隘子鎮,走向廣東、湖南等省份的多個地市?!卑渔傁樵崔r副產品專業合作社自2011年開始種植靈芝以來,種植面積從最初的幾十畝擴大到了800多畝,年產量在2萬斤左右,聯動近3000戶周圍村民增收致富。合作社負責人官貴娟介紹,合作社不僅銷售菌包,還將靈芝種植管理的全流程技術服務打包贈送,幫助購買菌包的農戶種好靈芝。
“菌包 技術”的模式在廣東很常見。韶關市星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不僅生產銷售食用菌鮮品和加工品,同時也對外銷售生產菌菇的菌包。黃清華介紹,一方面,星河生物會為菇農輸送菌包產品,另一方面,會有技術員進行專門的技術指導。
在星河生物,一簇簇真姬菇從林下來到現代化車間的“上下鋪”,整齊排列、個頭均勻,它們正在特定光線照耀下茁壯生長。這是廣東食用菌產業現代化發展的一個縮影。
“盡管成長于工廠,但它們的品種最初都源自山野樹林,這類能夠大規模生產的常見食用菌,能夠滿足國民基本飲食需求?!焙螣ㄇ灞硎?,在廣東,仿野生種植和工廠化種植正逐漸取代傳統種植,成為廣東食用菌發展的現代樣板。
近年來,我國食用菌產量不斷增加。據中國食用菌協會統計調查數據顯示,2010-2021年,中國食用菌總產量由2201.16萬噸增長至2021的4133.94萬噸,11年間增量達1932.78萬噸、增幅約87.81%、年均復合增長率約5.89%。
打開視頻號,黃清華以親切知性的“清華姐姐”,將小小菌菇送上互聯網的大舞臺。近年來,星河生物不僅把握住食用菌鮮品的市場優勢,同時,在精深加工領域看準大健康藍海,研發出小菇酥、菌菇包點等產品,在多個展會和消費者見面。
搶抓新市場、拓展新機遇,廣東食用菌產業正迎來新生機!
專家點評
廣東省農業科學院蔬菜研究所食用菌研究中心研究員何煥清:
目前食用菌主要加工方向仍以鮮菇和菌菇醬為主,在產品研發方面,利用高品質原料(如竹蓀)進行高附加值加工理論上可行,如制作面膜等護膚品。然而,實際操作過程中面臨諸多困難,包括技術層面的問題解決、企業不同業態的許可審批,以及食品安全監管等問題,要想真正市場化運作并符合國家規定,其難度相當大。
“廣東擁有草菇等極具代表性的食用菌種類,并參與制定了草菇工廠化栽培的相關國家標準?!焙螣ㄇ逭J為,盡管廣東在市場競爭和技術方面具有一定優勢,但在整個食用菌產業配套方面仍存在不足,無法形成真正意義上的全產業鏈發展,需要進一步引入一些其他省份的成熟案例、智能設備賦能使用產業。
“廣東應利用技術和研發優勢,將食用菌與其他產業深度融合,打造具有競爭優勢的新型業態,”何煥清認為,未來廣東食用菌產業的發展應當注重工廠化培育和農文旅相結合的方向,例如集中制菌包 分散式栽培,這種模式下,具有一定實力和技術能力的企業負責菌包制作和銷售,而農民則根據市場需求進行季節性生產,形成良性的產業鏈合作關系。
評論:
評論
提交評論
E-file3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