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網
當前位置:關注森林 > 理論 > 學術研究 > 正文 站內導航
[]

生物多樣性優秀案例(68) | 內蒙古調查監測助力北方重要生態安全屏障建設

媒體:生態環境部  作者:內詳
專業號:陸良縣林業和草原局 2024/6/18 12:12:28

生物多樣性優秀案例(68) | 內蒙古調查監測助力北方重要生態安全屏障建設

為推動落實《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戰略與行動計劃(2023-2030年)》,提升全社會生物多樣性保護意識,加快推動“昆蒙框架”的目標落地,近期生態環境部又推出19個生物多樣性保護和可持續利用實踐成果,進一步展現我國生物多樣性保護成效,宣傳各地典型經驗做法,樹立全國生物多樣性保護先進典范。今天,為大家帶來的是:內蒙古調查監測助力北方重要生態安全屏障建設。

內蒙古是我國北方重要生態安全屏障,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復雜的地形地貌和氣候條件,孕育了多樣的生態系統和獨特的物種資源,分布著國家重點保護植物47種、瀕危植物93種,是我國生物多樣性保護重點區域之一。

內蒙古已更新繪制完成省域和市域尺度的生態系統類型圖,全面調查了內蒙古植物多樣性狀況,評估制定了內蒙古生態系統紅色名錄,評出極危生態系統叢11個、瀕危生態系統叢27個、易危生態系統叢51個、近危生態系統叢40個。建設13個生態綜合監測站,在全國生態環境系統以“一站多點”方式布設生物多樣性監測樣地1308個。搭建省級生態保護紅線監管平臺,建設“內蒙古生物多樣性數據庫”,在8個自然區籌建智能監測系統,提升生物多樣性智慧監管能力。編制了《區域生態質量動態評價技術規范》《生物多樣性監測網絡技術規范》《生態保護紅線臺賬與監管數據庫建設標準》3項地方標準,構建了內蒙古“天空地一體化”的生物多樣性監測、評估與預警技術體系,為生物多樣性保護和監管提供技術支撐。

圖片

生物多樣性本底調查野外工作圖

內蒙古持續推進生物多樣性保護相關工作:一是持續開展生物多樣性調查和科學研究,為內蒙古生物多樣性保護與修復提供數據基礎;二是聯合創建“一站多點”監測模式,依托科研院所技術力量和科研基礎,通過部門協同、優勢互補、資源整合的監測模式,實現了生態監測網絡的共建共享,推進生態監測網絡建設提質增效;三是建立生物多樣性地方標準體系,推動保護工作標準化和規范化,促進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管理水平提升;四是推進生物多樣性智慧監測轉型,在部分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搭建智慧監測系統,聯合高等院校共建省級生物多樣性數據庫,積極開展生態環境智慧監測創新應用試點建設,提升生物多樣性智能化管理水平。

圖片

生物多樣性數據庫

內蒙古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積極推動生物多樣性調查監測、技術標準體系建設、數字智慧賦能轉型等,為內蒙古生物多樣性保護與治理貢獻力量。

https://mp.weixin.qq.com/s/O0JQNg-3Loq8H5GPUHPbgg

閱讀 472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久久精品久久久久观看99水蜜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