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野兔:別名野兔,為兔形目、兔科、兔屬哺乳動物,原產于亞洲中國安徽、福建、廣東、廣西、貴州、湖北、湖南、河南、河北、江蘇、江西、山東、浙江、臺灣、山西、云南、四川。野生于有水源有樹木的混交林內、草原地區。1832年命名。不論是野兔或是家兔,人們通常聽不到它的叫聲,甚至人們認為兔子不會叫,但其實不然。在受到驚嚇或被捕捉時,它會發出尖叫聲,尤其是被捕捉時會發出類似嬰兒啼哭的聲音,膽小的會覺得害怕。
我國古代六獸中的“兔”,動作十分靈活,腿和耳朵比家兔長,全身幾乎全身沒有脂肪,奔跑時速可達55km/h。它的毛色隱蔽性很強,不動時,可與周圍雜草混在一起,即使人走近一米以內也不易察覺,還會在人們腳下突然竄出,反而把人嚇一跳。
中國野兔形態特征
體長35-43cm,尾長7-9cm,重2.5-3kg。成年野兔的毛色比較暗,以灰色、藍灰色為主,夾雜星點黃色,體背棕土黃色,背脊有不規則的黑色斑點。尾背毛色與體背面腹毛為淡土黃色、淺棕色或白色,其余部分是深淺不同的棕褐色。毛較長、蓬松,質地柔軟。頭小,長有一對比家兔小得多的耳朵,與穴兔相比耳朵稍長一些,耳尖呈黑色。
中國野兔生活習性
特別喜歡走多次重復已經走過的固定老路。獨自或成對生活,晝伏夜出,十分害羞,生性機警,聽覺和視覺靈敏,逃跑迅速,隱藏嚴密。它四肢細長、健壯,后肢十分強健,有力,也比普通家兔長。它膽小,動作敏捷,善于奔跑,通常單獨活動,沒有地洞,依靠快速奔跑來逃避危險。
中國野兔飼養方法
除育仔期外,沒有固定的棲息地,過著流浪的生活。春、夏季節在茂密的幼林和灌木叢中生活,秋、冬季節,百草凋零,野兔喜歡藏在土疙瘩,或其它認為合適的地方。喜干燥,每2天進食一次,以野草、樹葉等植物為食,人工養殖飼養可投喂各種牧草、青菜、秸稈。通常早、中餐喂青飼料和多汁飼料,晚上喂青飼料和少量顆粒飼料。
中國野兔繁殖方式
繁殖力強,敵害雖多,但能捕到它的動物很少。它每年在淺而隱蔽的兔窩里產仔3-4胎,每胎5-6只。
原文鏈接:https://sbike.cn/b/zhongguoyetu/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