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有一些瞬間值得定格,總有一些細節令人欣喜。
塔克拉瑪干沙漠邊緣總長度3046公里,截至2023年底,沙漠邊緣已經形成長達2761公里的綠色阻沙防護帶,還剩285公里空白區。2024年11月28日,最后一段空白區順利實現鎖邊。
塔克拉瑪干沙漠邊緣3046公里生態屏障全面鎖邊,是中國全力挺進擴綠主戰場的重要戰果,是中國生態文明和美麗中國建設砥礪奮進的生動縮影。
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是億萬中國人民的奮斗目標。我們堅持擴綠、興綠、護綠“三綠”并舉,科學推進大規模國土綠化,創造新的生態奇跡,書寫新的綠色傳奇。
“三北”攻堅擴面增綠
冬日榆林,站在榆陽區岔河則鄉排則灣村一處高大沙丘上,極目遠眺,一叢叢沙蒿、沙柳等灌木覆蓋著大地,幾乎看不出沙地的痕跡。滿眼枯黃中,零星點綴的綠意甚為顯眼,那是2024年剛栽種的樟子松。當年這里漫天黃沙,與現在滿眼翠綠形成鮮明對比。
陜西沿黃河綠化成效顯著,兩岸綠意蔥蘢 閆宇濤攝
陜西榆林地處毛烏素沙地腹地,榆林治沙既是老典型,也有新實踐,一直是全國造林治沙的一面旗幟。全市林草覆蓋率由新中國成立初期的0.9%提高至36%,境內860萬畝流沙全部得到有效治理,把陜西綠色版圖向北推進400公里。
我國大規模開展國土綠化,荒漠化治理是擴綠主戰場。向荒漠挺進,在沙區擴綠,治沙止漠,植綠治窮,許多沙區實現了從“沙進人退”到“綠進沙退”的歷史性轉變。
2023年6月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內蒙古自治區巴彥淖爾市主持召開加強荒漠化綜合防治和推進“三北”等重點生態工程建設座談會,發出了打好“三北”工程攻堅戰,努力創造新時代防沙治沙新奇跡的動員令。
2024年,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對“三北”工程作指示、提要求,強調要把更多力量集中到“三北”工程建設上來,打好“三北”工程三大標志性戰役,強化工程聯防聯治。
我們牢記囑托、勇擔使命,全面打響“三北”工程攻堅戰。各地各部門認真貫徹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荒漠化綜合防治和推進“三北”等重點生態工程建設的意見,持續掀起植綠治沙熱潮。國家林草局明確2024年度重點工作任務,組織召開“三北”工程攻堅戰視頻會、現場推進會,對“三北”工程重點項目實行包片蹲點機制。三北地區各省市相繼發布總林長令,明確本年度重點工作任務。
2024年,“三北”工程三大標志性戰役收獲亮眼成績單。
重點項目實施取得重要進展。全年,下達中央資金320億元,實施重點項目287個,完成各類建設任務超5700萬畝。開工建設保障性苗圃58個,新增育苗面積2.3萬畝,加大鄉土樹種苗木供應,工程區種苗供應質優、價穩、量足。
區域協同為“三北”工程發力。著力推進“三北”工程聯防聯治,印發了工作指南,布局了10個重點區域。毛烏素沙地周邊的甘肅慶陽、陜西榆林、內蒙古鄂爾多斯、寧夏石嘴山和吳忠等4省5市簽署聯防聯治合作協議,共同編制聯防聯治重點項目布局方案。內蒙古、甘肅簽署聯防聯治合作框架協議,共同打好黃河“幾字彎”攻堅戰、河西走廊-塔克拉瑪干沙漠邊緣阻擊戰。在科爾沁和渾善達克沙地殲滅戰片區,遼寧、內蒙古兩省區協同打造科爾沁沙地南緣跨省區鎖邊林草帶,內蒙古、河北兩省區合作開展生態治理、消除斷檔盲點、實現綠色連片。
創新驅動為荒漠化綜合治理再添動力?!叭薄惫こ塘谕怀鱿到y治理,將林草覆蓋率作為評價工程建設的核心指標。實施科技支撐“三北”工程七大行動,打造15個科技創新高地。在工程建設中,探索出央地合作、聯防聯治、以工代賑等新機制和光伏治沙、以路治沙等新模式,機械壓沙、智能種樹、無人機飛播等新裝備新技術“亮相”應用。三峽集團、中林集團啟動實施渾善達克-科爾沁沙地南緣治理一期項目。
從改革開放之初啟動三北防護林體系建設工程,到新世紀初期實施京津風沙源治理,再到新時代打響“三北”工程攻堅戰三大標志性戰役,我國長期持續開展防沙治沙,三北大地綠色版圖不斷擴展、生態環境發生巨變。曾經“黃沙遮天日、飛鳥無棲樹”的塞罕壩,如今百萬畝人工林海一望無際;形成已有1000多年的毛烏素沙地,如今已是片片綠洲;科爾沁沙地南部的遼寧彰武縣章古臺鎮,萬畝松林綠意盎然;在被騰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包圍的甘肅民勤,一度干涸的青土湖在全縣防護林帶庇護下,重現碧波蕩漾美景……
生態修復擴容增量
深冬時節,北方寒意漸濃、草木休寧,南方卻趁著涼意剛剛打翻冬日“調色盤”。
冬季的浙江嘉興,黃色銀杏與紅色楓葉交相呼應,這一城市新風景引來市民觀賞。
早在2019年,嘉興就在主要入城口、南湖大道等主要景觀大道及節點,增設花境、花壇等,打造一批精品景點、精品道路,塑造園林景觀,以綠化串聯起各歷史街區和文物保護點。
浙江麗水千峽湖畔,紅黃相間的水杉,在背后濃郁的翠綠映襯下,一幅色彩絢爛的“油畫”呈現眼前。
詩畫村莊,和美城鄉,富樂之江。放眼浙江,一幅新時代《富春山居圖》躍然紙上。尋跡溯源,20年前起筆的“千萬工程”擘畫生態藍圖。
2003年啟動實施的浙江“千萬工程”成為浙江鄉村振興的重大戰略舉措,深刻改變了浙江農村面貌。2024年11月27日審議通過的《浙江省“千萬工程”條例》,對人居環境提升、鄉村產業發展、文化保護傳承、村莊治理優化等作出詳細部署。浙江“千萬工程”再續生態保護修復航程,引領全國擴綠攻堅行動。
2023年以來,廣東省統籌推進綠美廣東生態建設“六大行動”,涌現出一大批生態建設的優秀案例。2024年在廣東推進縣鎮村綠化行動中,中山市開展“千企萬民齊種樹”“萬棵榕樹進鄉村”“萬棵桑樹進田園”“十萬果樹進鄉村進農家”等活動。綠美廣東生態建設大行動,讓南粵涌新綠。
從2023年11月起,安徽省開展綠美江淮行動,包括綠美村莊、鄉鎮、城市、園區、校園、河湖、景區、通道、森林提升及綠色產業發展十大行動,打造高顏值、高價值、高品質、高質量的綠美江淮。
2022年以來,遼寧省實施“綠滿遼寧”工程項目,工程涉及六大類19個項目,重點實施遼河流域(渾太水系)保護修復,建設綠色礦山,治理恢復廢棄礦山,修復海岸線和濱海濕地等。
一個個新綠涌動的畫面,一股股生態修復的力量……國土綠化向縱深推進,生態增綠為發展賦能。
這些年,我國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以“雙重”工程項目、國土綠化示范項目為抓手,加強生態保護修復。2024年,組織實施“雙重”重點區域生態保護修復工程項目176個、國土綠化示范項目10個。在國土綠化項目中,規范作業設計,推進落地上圖,開展質量評價,加強全過程閉環管理。
加快城鄉綠化美化,改善和優化人居環境。各地大力推進身邊增綠行動,積極建設森林城市和森林鄉村,著力打造美麗城市和美麗鄉村。目前,我國已建成國家森林城市212個。近10年來,城市建成區綠化覆蓋率由39.22%提高到42.69%,城市人均公園綠地面積由11.8平方米提高到15.29平方米,村莊綠化覆蓋率達到32.01%。
2024年1月5日,國家林草局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授予北京市“國家森林城市”稱號。
多年來,北京市著力推進全域森林城市、花園城市建設,積極開展森林進城、森林環城和森林鄉村建設。接續實施兩輪百萬畝造林綠化工程,全市累計新增森林和濕地243萬畝,建成一批城市休閑公園、口袋公園、小微綠地、村頭片林,全市公園總數達1065個,北京邁入“千園之城”新時代。
從城市到鄉村,從集體到個人,綠色向往激蕩在每一個中國人的心中,人們自覺參與植綠播綠行動。2024年,全民義務植樹進入線上線下融合發展新階段。首都群眾義務植樹,共和國部長植樹,全國各地多種形式的義務植樹活動,持續推動全民義務植樹運動走向深入。截至2024年底,全國建成各級義務植樹基地2530個,全民義務植樹網絡平臺發布各類盡責活動6.1萬場,接待人數逾3200萬人次,捐資總額達3100萬元。
森林經營提質增效
綠色是美麗中國的鮮明底色,綠色發展是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
我國森林質量不高、效益不強、綠色成色不足。開展森林可持續經營,就是通過多功能、近自然、全周期經營,調整優化樹種品種結構,精準提升森林質量。開展森林經營,有利于提升森林生態系統多樣性穩定性持續性,使美麗中國的綠色底色成色更足。
在河北塞罕壩機械林場千層板分場羊場營林區的一處林地,東西兩側的林子形成鮮明對比:東側樹木密度大、樹勢弱,有不少被壓木、瀕死木甚至枯死木;而西側樹木的樹冠通風透光,樹干粗壯挺拔,枝葉翠綠茂密。
這兩處均是1988年造的林。東側為對照樣地,不進行撫育作業;西側為撫育林地,自2002年起進行了1次修枝和4次撫育間伐。隨著樹木的生長,兩處的森林質量差距將進一步擴大。
多年來,塞罕壩機械林場以森林經營方案為核心,建立和完善了集森林經營設計、檢查驗收、質量管理等于一體的森林資源管理體系,大力推行森林質量提升管理模式。該場已累計撫育森林240萬畝次,通過森林經營,單位面積林木蓄積量達到全國人工林平均水平的2.76倍。
江西是林業大省,森林資源稟賦優勢突出,但擴大森林資源面積難度越來越大,森林資源質量和經營水平不高等問題依然存在,提升森林質量、增加森林碳匯的潛力巨大。
江西成為全國森林可持續經營試點重點省,2023年試點面積23.04萬畝。省林業局組建了由30位專家組成的科技支撐專家庫,建立專家與試點工作銜接機制,加強對試點工作的技術支撐和指導支持,加大科研成果在試點中的應用。
江西省有28個國有林場參與森林可持續經營試點,森林經營提升了森林質量,搞活了林場,富裕了林農。
江西金盆山林場以續簽聯營山、簽約托管等方式,對5000多畝山場實施森林可持續經營,探索形成了天然林近自然經營、杉楠混交、杉木大徑材培育等模式,成為全省森林可持續經營試點的樣板。通過可持續經營試點,杉木畝均蓄積量由6.5立方米增加到 9.3立方米。
放眼全國,以國有森工局、國有林場等為重點,加快推進全國森林可持續經營試點,探索推廣森林質量精準提升新模式新機制。
2023年,實施《全國森林可持續經營試點實施方案(2023—2025年)》,全國368個單位完成試點任務271萬畝。
2024年,大力推進森林可持續經營,在湖南召開現場推進會,各省加強項目儲備、擴大經營規模,總結推廣182個示范模式和25個實踐案例。國家林草局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等完善天然林保護修復有關政策并獲國務院批準,編制全國天然林保護修復中長期規劃,謀劃實施“十四五”森林質量提升重大工程。
森林可持續經營試點實施以來,各省從制度建立、政策機制、組織管理、技術模式等多方面深入探索、積累經驗。
綠色生活、良好生態,是人民群眾的共同期待。抬頭可望“天空藍”,環顧可見“生態綠”,擴綠行動順應了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追求。
砥礪前行展畫卷,接續奮斗譜華章。中國擴綠攻堅行動的扎實步伐不斷向前,萬里河山綠色愈發濃厚,美麗中國屏障更加牢固。(果叮咚)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