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網
當前位置:關注森林 > 評論 > 熱點評論 > 正文 站內導航
[]

從“千萬工程”中汲取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經驗

媒體:中國環境報  作者:杜焱強 周俊秀
專業號:南澗縣林業局 2023/7/10 15:14:10
從“千萬工程”中汲取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經驗
 
◆杜焱強 周俊秀
  浙江從2003年啟動“千村示范、萬村整治”(下稱“千萬工程”)工程以來,20年間造就了萬千美麗鄉村,造福了萬千百姓,走出了一條以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為切入點的“生態美、百姓富”的鄉村發展之路。筆者認為,全國其他地方要破解農村人居環境治理難點,可從浙江“千萬工程”汲取相關經驗。
  一是因地制宜,明確不同農村地區環境整治的要求。堅持實際問題導向,整治規劃一定要通過實地調查勘驗,從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特征、地理條件和農民利益訴求等問題入手,由易到難制定不同階段、不同層次的規劃。注重環境治理力度、建設推進程度、財政承受度相互協調,在環境承受范圍內合理投入人力、物力和財力等資源,建立發達地區、欠發達地區等不同的整治標準,梯次推進。依照村莊各美其美、美美與共的原則,結合鄉村公共空間治理、財政承受能力和自然稟賦條件等探索“千村千面”,不搞形象工程。
  二是培育鄉村產業經濟,為整治人居環境提供持續保障。特色產業“引路”是實現農村“持久美”“內在美”的關鍵。在村集體經濟已有基礎及其潛力評估的情況下,聚力做好“土特產”文章:一方面,充分利用鄉村特色種養、綠水青山、田園風光、鄉土文化、歷史古跡等特色資源,發展具有特色的生態文旅和生態農業等現代鄉村產業,合理且充分地將“美麗資源”變為“美麗經濟”;另一方面,從政府財政支持、村集體盤活資產和金融傾斜等方面整合資金保障。除了政府財政保障外,需要持續推進農村土地改革和產權改革制度的運行,喚醒村集體沉睡的經營性資產。
  三是激發群策群力,把農民收益放在第一位。通過黨建引領、數字賦能等有效的鄉村治理方式,充分調動農民參與的積極性,把群眾滿意度作為工作成效的最高評判標準。厘清“政府干”和“農民干”的邊界,采用群眾喜聞樂見、接受度高的方式宣傳環保知識,對積極參與者給予實質性獎賞和公開示范雙重支持。同時,建立鄉村發展人才信息庫,主動對接幫扶環境整治帶頭人、致富能手、外出務工人員等新型主體,使其廣泛參與到農村產業發展及環境整治進程中,并將人居環境整治“小切口”融入鄉村振興“大戰略”,使得農村環境治理可落地、可持續。
http://epaper.cenews.com.cn/html/2023-07/07/content_88019.htm
閱讀 758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久久精品久久久久观看99水蜜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