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貓:別名靈貓_釣魚貓,為食肉目、貓科、豹貓屬哺乳動物,原產于亞洲東南部中南半島、臺灣、印度、孟加拉、斯里蘭卡、蘇門答臘和爪哇島,多生活于林區、灌叢地帶、沿河的蘆葦叢以及熱帶海岸的常綠濕地。
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紅色名錄列為瀕危物種,體型中等,頭體長65-85cm,比家貓略大,主食魚類,喜夜行,生性兇猛,不易人工馴養。水性卓越,腳趾之間還具有半蹼,適于在水中活動。
漁貓形態特征
頭部較寬,吻部較長,耳朵又小又圓,耳背黑色,中間點綴著明顯的白斑。尾長為24-32cm,體重5-10kg。身體粗壯,體毛粗糙,毛色從煙灰、黃灰、灰褐至淺黃棕色,背部比體側較暗。通體布滿了棕黑色的條紋和斑點,腹部為白色,喉部形成了兩個領,胸部有橫紋。此外,它們的利爪也不能完全收回。它們爪子和腳趾之間有蹼,可以自由入水捕獵,因此爪子不能被完全包裹,一直向前伸直,不同于其他大多數貓科動物。
漁貓生活習性
常在地面上活動和停留,不善于攀爬。常居住于海拔1500m以下的河流、溪流、蘆葦濕地及紅樹林濕地等淡水資源豐富區域。漁貓是貓科動物中最厲害的游泳高手,它可以用它的尾巴來掌控方向。
漁貓飼養方法
主食的魚類大概有10種,它會用一個爪子拍擊水面,讓魚群以為有昆蟲來了,然后進行捕食。漁貓捕魚時蹲伏在河邊巖石或小懸崖邊,待小魚游近后,突然用爪捕撈,將魚擲到岸上。同時它也會捕食其他水生生物,包括蛙類、淡水龍蝦、螃蟹、甲殼類和軟體動物等,以及陸地生物,包括嚙齒類、鳥類、小牛、山羊、狗以及大型動物的尸體等。
漁貓繁殖方式
一年四季都能繁殖,不過在印度東北部,繁殖期是3-6月的春夏之際,而高峰期是3-5月。漁貓會將巢穴建在蘆葦叢中。春季發情交配,漁貓雌獸的妊娠期為63天左右,一次產1-4崽,通常為2崽。幼仔10月齡后就能獨自生活了。幼崽出生時雙眼緊閉,約16日后睜開眼睛,一個多月大時可以離巢,53日后能夠吃固體食物,如肉類,但直到4-6個月大時才會斷奶。其生長迅速,小漁貓8-9個月時即達到成年體型,9-10個月后就能獨立生活。
原文鏈接:https://sbike.cn/b/yumao/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