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準實施生態環境綜合治理
熊 正
一段時間以來,如何更好地保護生態環境,成為生態文明建設的題中應有之義。近期一系列文件及舉措的出臺與實施,彰顯了我們對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視。生態環境部等5部門日前聯合發布新修訂的《公民生態環境行為規范十條》,從節約能源資源、關愛生態環境、選擇低碳出行等方面入手,為規范公民生態環境行為提供了踐行標準,也讓生態環境保護理念越發深入人心。生態環境部生態環境執法局相關負責人近日指出,目前科技手段已應用于生態環境執法的全過程各環節,從而更有效更精準地做好生態環境保護工作。
生態環境問題歸根到底是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問題。當前,我們必須認真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充分把握“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的原則。要進一步推動產業結構、能源結構等優化調整,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生產經營方式,促進綠色生產方式、節約生活方式,助力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為安全的發展。
其一,持續提升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山水林田湖草沙冰是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的生命共同體,單獨從某一生態環境要素推進難以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必須堅持系統觀念,從生態系統整體性出發,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體化保護和修復。例如,對水環境的保護就要全面統籌左右岸、上下游、陸上水下、地表地下等污染防治與生態保護,通過探索實踐“護水為本+由水及岸+點面結合”的綜合保護模式,推動單個因子保護修復模式向系統保護修復模式轉變,從而實現增強生態系統循環能力、維護生態平衡的目標。
其二,持續增強對生態環境治理的水平。加大對自然生態和環境資源保護力度,既要因地制宜開展生態保護活動,又要精準實施生態綜合治理。針對水污染治理、生物多樣性保護等生態環境保護工作重點,要不斷提高運用各種措施治理生態環境的能力,通過探索實踐“個性+共性+全域”的模式,創新完善不同主體之間的生態治理協作機制,切實形成黨委領導、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司法保障的現代環境治理體系,共同推動形成生態文明建設齊抓共管的強大合力。
其三,用最嚴格的制度最嚴密的法治保護生態環境。保護生態環境必須依靠制度、依靠法治。必須加快制度創新,增加制度供給,完善制度配套,強化制度執行,讓制度成為剛性的約束和不可觸碰的高壓線。應通過檢察公益訴訟制度等方式,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解決環境污染問題。從生態環境執法工作的角度而言,要堅持嚴的基調和問題導向,緊緊圍繞空氣質量保障等重點任務,充分運用新技術、新手段,不斷提升發現問題的能力,堅持以“零容忍”的態度打擊突出的生態環境違法犯罪行為。
http://paper.ce.cn/pc/content/202307/06/content_276951.html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