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和兆南 張晉康 豐泉生 司忠誠
編者按:云南高黎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片區是我國鳥類資源最為豐富的地區之一,據統計,該片區共記錄有469種鳥類,占云南省鳥類種數945種的49.6%,占全國鳥類種數1505種的31.2%?!皩W習強國”怒江平臺開設《怒江·珍鳥翔集》欄目,刊發全國各地生態攝影愛好者在怒江境內拍攝到的各種鳥類的精彩圖片和視頻,增強社會公眾的生物多樣性保護意識,使“愛鳥護鳥”理念深入人心。今天帶來灰翅噪鹛。
豐泉生 攝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梅、蘭、竹、菊因象征高潔品格而被譽為“四君子”。與之相映成趣的是,鳥類世界也存在一位竹林“隱士”——灰翅噪鹛。這種鳥能靈巧穿梭于直徑不足1厘米的纖細竹枝間,其食性兼具昆蟲與漿果:既啄食竹筍、竹葉表面的蚜蟲,也采食懸鉤子屬植物果實。當其在竹叢中活動時,尾羽特有的黑白斑紋隨光影變幻,形成天然的生物識別標記。
張晉康 攝
灰翅噪鹛常結成3只至5只的小群活動,偶見成對覓食現象。該鳥種主要棲息于林下灌叢層,通過跳躍方式在灌叢間移動覓食,或翻動落葉層搜尋昆蟲。其食性呈現雜食性特征:以甲蟲等小型無脊椎動物為主要食物來源,兼食植物種子、漿果及小型果實。
和兆南 攝
灰翅噪鹛主要棲息于海拔600米至2600米的常綠闊葉林、落葉闊葉林、針闊混交林及竹林中,尤其偏愛次生灌叢和竹叢。這種鳥類對人類活動有一定的適應性,有時會出現在村莊附近的灌木叢中。
司忠誠 攝
司忠誠 攝
灰翅噪鹛作為中型噪鹛科鳥類,其標準體長為21厘米至25厘米。該物種最突出的形態特征體現在三方面:其一,頭部呈現鮮明的黑白二元色系——前額及頭頂為黑色或暗灰色,與眼瞼、臉頰和耳羽基部的純白色區域形成強烈視覺反差;其二,上體羽色呈橄欖褐至棕褐色漸變,翅膀內側覆羽與背羽同色系,初級飛羽則具有藍灰色外緣與黑色內緣的雙色結構,飛行時產生顯著色塊對比;其三,尾羽獨特的黑底白斑裝飾性特征,黑色亞端斑與白色端斑隨尾羽展開呈現動態變化效果,白色斑點擴增現象恰似深色基底上的珍珠散落。
豐泉生 攝
灰翅噪鹛的喙部為暗褐色,下喙黃色,腳爪呈黃褐色,與灰褐色的體羽形成協調的色彩搭配。雌雄羽色相似,幼鳥則整體呈紅褐色,頭部圖案尚未完全發育,僅保留眼后條紋。
張晉康 攝
和兆南 攝
灰翅噪鹛在《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中被列為無危(LC)物種。盡管灰翅噪鹛種群數量曾被認為“較普遍”,但近年監測顯示其數量呈下降趨勢,已被列為“敏感鳥種”。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