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批美麗河湖優秀案例
近日,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開展美麗河湖保護與建設行動。為全面推進美麗河湖保護與建設,強化優秀案例示范引領作用,“美麗河湖優秀案例”欄目展播第三批優秀案例好經驗好做法,供各地互相學習借鑒。
山西省桑干河(朔州市段)
桑干河是朔州市的母親河,也是京津冀晉地區的水源涵養區、生態屏障和生態廊道,承擔著“一泓清水送首都”的重要使命,具有重要戰略地位。
突出問題
隨著經濟發展、人口劇增,流域內用水量不斷增加,加之降雨補給不足,地下水位多年持續下降,地表徑流減少,河道干涸斷流嚴重;受兩岸生活垃圾亂堆亂放、生活污水直排等影響,水質一度為劣Ⅴ類;河道違建亂占、河床亂石裸露等現象較為普遍,生態系統功能十分脆弱,潤澤京華的桑干河變得傷痕累累。
桑干河山陰段治理前
桑干河山陰段治理后
主要做法
近年來,朔州市堅持“生態立市、穩煤促新”,主動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開展桑干河“浚河、控污、固堤、綠岸、增水、興業”治理行動,協同推進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保護。
一是建章立制,讓桑干河“治”起來。朔州市頒布施行了《朔州市桑干河流域生態修復與保護條例》《朔州市神頭泉域水資源保護條例》,為桑干河保護提供法律保障;省市政府印發實施《山西省“十四五”“兩山七河一流域”生態保護和生態文明建設、生態經濟發展規劃》《朔州市“一泓清水入黃河、進京畿”工作方案》等一系列規劃方案,建立健全流域協同治理工作機制,上下齊心推進桑干河水生態環境持續改善。
二是源頭治理,讓桑干河“清”起來。按照“以水潤城”的理念,開展清河、四水共治、清四亂等專項行動。投資30.5億,開展322項治理任務,完成浚河133公里;新建污水處理廠5座,提標改造、擴容7座;雨污分流改造395公里;礦井水深度處理達地表水Ⅲ類標準;化工、陶瓷行業實現廢水零排放;各級河長累計巡河3萬余人次。
桑干河朔城區河段治理前
桑干河朔城區河段治理后
三是綜合修復,讓桑干河“活”起來。錨定“河湖永續利用、人水和諧共生”目標,多措并舉保障河道生態用水。堅持節水優先,以農業節水為抓手,新增年節水能力1139萬立方米;推進再生水、引黃水置換工程,日置換地下水3萬立方米;劃定神頭泉重點保護區,嚴格取用水管理。
四是系統治理,讓桑干河“綠”起來。按照“山為骨、水為脈,林田湖草沙為肌體”的思路,整治河道119公里,建設巡河路240公里,實施小峪河等4條支流水體凈化工程,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積1014平方公里,治理山體裸露區面積523畝。把桑干河生態修復與經濟轉型、鄉村振興、脫貧攻堅有機結合,加快改造升級煤炭、火電兩大傳統產業,統籌發展農林草牧。
五是傳承創新,讓桑干河“美”起來。圍繞桑干河清河行動“三年創優”目標任務,治理老舊小區82個,建設美麗鄉村示范村57個。依托濕地、水域生態、美麗鄉村,打造百公里桑干河—永定河生態經濟帶,弘揚桑源文化,推進文化、旅游、生態深度融合。
治理成效
經過不懈治理修復和保護,桑干河朔州段一改往日“河床見底風沙揚”舊面貌,實現“流水潺潺、魚翔淺底”新景象。生態流量達標率由3%提高到83%,水質連續5年保持優良,岸濱帶和灘地植被覆蓋面積占比由9.7%提高到33.2%,魚類由19種增加至22種,神頭泉近年發現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大鯢,候鳥種類由20多種發展到160多種。朔州市被評為“國家園林城市”,山陰桑干河濕地公園晉升為“國家級濕地公園”。
東榆林水庫
經驗啟示
朔州市大力弘揚右玉精神,以打造“四大高地”為發展戰略,以建設現代化塞上綠都為發展目標,立足桑干河生態整體性和流域系統性,統籌做好水資源管理、水生態修復、水環境治理、水文化傳承,打造了桑干河綠色生態水脈,拓展了“綠水青山”和“金山銀山”的雙向轉化渠道,完成了從“塞北不毛之地”向“現代化塞上綠都”的華麗轉身。桑干河(朔州市段)水生態修復治理成功經驗和做法為水資源匱乏、生態脆弱等干旱半干旱地區水生態環境保護修復提供了經驗借鑒。
朔州市朔城區神頭泉
供稿 | 生態環境部水生態環境司
編輯 | 李夏菁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