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一頭野豬侵入南京南站至紫金山東站間的高鐵聯絡線,與通過列車相撞,引發設備故障停車;10月27日,北京門頭溝區妙峰山鎮,一頭野豬闖入了居民臥室;11月21日,一頭野豬沖上南京城市重要干道,一輛私家車躲閃不及撞了上去,造成車輛受損,野豬卻早已“逃之夭夭”。
據司機姚女士介紹,當時,她的車速接近70公里每小時,而“肇事逃逸”的野豬,卻似乎沒有大礙,沒了蹤影。都是豬,專業點說,就是偶蹄類動物,那怎么和家豬比起來,野豬竟能有如此強大的破壞力?這究竟是個什么物種呢?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防控野豬危害綜合試點專家組成員、東北林業大學教授張明海告訴我們,野豬外貌體征及發出的叫聲與家豬基本相似,但是,有幾個特征是識別野豬的關鍵。
首先就是看獠牙。這是區別于家豬最明顯的特征。雄性野豬有兩對不斷生長的犬齒,作為它們的武器或挖掘工具。犬齒平均長6厘米,其中3厘米露出嘴外;雄性上犬齒外露,并向上翻轉,呈獠牙狀;雌性野豬的犬齒較短,不露出嘴外,但也具有一定的殺傷力。
其次,就是觀毛色。成年野豬耳朵上有剛硬而稀疏的針毛,背脊鬃毛又長又硬,毛色通體呈深褐色或黑色,因地區而略有差異。小野豬,毛色呈土黃色,身側有數道深淺不一、寬窄不等的白色條紋,俗稱“小花豬”。而未成年的幼豬,毛色為黃棕色或淺棕色,俗稱“黃毛子豬”,有的體側殘留黑色條紋;年老的野豬背上會長白毛,有長而硬的鬃毛,比較粗,而且稀疏。
第三,就是望體型。野豬體軀健壯,四肢粗短,頭較長,耳朵小并直立,吻部突出而狹長,其頂端為裸露的軟骨墊,也就是拱鼻。
野豬是群居有蹄類動物,通常一群為4~20頭,在與其他群體發生沖突時,雄性成年野豬負責守衛群體。它皮糙肉厚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它經常要花好多時間,在樹樁、巖石上,摩擦它的身體兩側,這樣就把皮膚磨出了堅硬的保護層,以避免在發情期的搏斗中受到重傷。爭偶失敗或老年公豬一般會單獨活動,或長距離奔襲,被稱為“孤豬”,這種野豬攻擊性強烈,在與人遭遇后,往往會主動攻擊人類。
有獠牙,體軀健壯,還皮糙肉厚,怪不得野豬有如此強大的破壞力。面對全國28個省份都有分布,并且已經對當地群眾生產生活造成較多不利影響的野豬,我國采取了哪些措施?基數這么大,如何科學調控野豬種群,讓人與自然更好地和諧共生呢?明天,繼續為您解答。(王澤華)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