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豚:別名蟻熊_土豬_非洲食蟻獸,為管齒目、土豚科、土豚屬哺乳動物,原產于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的東非至南非地區。野生于較為干旱的草原、丘陵、林地。粗壯的四肢和鋒銳的趾爪,使它成為杰出的“挖地虎”,它打洞的速度超過10名使用鎬鋤的成年人。非洲草原上的白蟻穴高有數米,硬似水泥,刀砍斧剁也僅能留下淺痕而已,但土豚對付它則顯得游刃有余。它抓破蟻丘后,用細長的粘舌粘食四散奔逃的白蟻。
大型食蟻動物,是非洲一道獨特的風景,稀少而奇特。它耳長,吻如豬,舌長而粘,身強力壯,爪強而有力,善于掘洞,主要以螞蟻和白蟻為食。在生物進化中,極特殊的分枝,管齒目僅此一種生物。一個目僅有一種生物,在分類學上極為罕見。
土豚形態特征
體長1-1.5m,重50-60kg。又稱。體型但頗肥壯,皮厚,紅褐色或白色,被有稀疏剛毛。頭部窄而長,吻部前突呈管狀。舌細長,富粘液,能延伸。耳長大而薄,類似驢耳。四肢粗強,趾端具強大而銳利的爪。尾呈圓柱形,尾肌很發達,基部粗,末端變細。它的牙齒與眾不同,上下頜僅可見2對前臼齒和3對臼齒,無門齒和犬齒。牙齒終生生長,齒的內部全為齒質。
土豚生活習性
夜行為主,獨居于較深的洞穴中。極善于挖土,掘進速度快,幾分鐘內就能遁入土中。以利爪抓破蟻丘,用長舌粘白蟻充食。性懦弱膽小,缺乏自衛能力,全靠靈敏的聽覺察知外部敵情,盡早地隱匿或逃入洞內。幼土豚裸而閉眼,待半年后始出洞。土豚環境適應能力很強,單獨生活,領地意識弱,夜行性,白天躲在洞穴中休息,黃昏至清晨時分覓食活動。
土豚飼養方法
洞穴可長達3-12m,有時彼此相連能綿延十幾甚至幾十公里,糟糕的是隨遇而安、行蹤不定的“房主”記性很差,常常忘記舊窩而另建新宅,所以土豚的家往往被其他動物借用,在里面能找到蜥蜴、蟒、眼鏡蛇、蜜獾、疣豬甚至獅子豹子這樣的大型動物,當地土著偶爾也利用土豚的窩躲避風雨。雜食性,食物包括各種昆蟲、小型嚙齒類以及鳥卵,但最主要的食物是白蟻。它的飯量很大,一夜可以吃掉50000只白蟻。壽命8-12年。
土豚繁殖方式
2-3歲性成熟,每年3-5月發情交配,一雄配多雌,雌獸的妊娠期約7-9個月,10-11月分娩,每胎僅產1仔,幼崽6個月獨立生活。
原文鏈接:https://sbike.cn/b/tutun/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