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國家知識產權局發布通知
將“昌平草莓”等60件地理標志
列入第二批重點聯系指導名錄
其中
云南省香格里拉松茸
漾濞核桃
2件地理標志入選
國家知識產權局網站截圖
國家知識產權局辦公室關于確定第二批地理標志運用促進重點聯系指導名錄的通知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知識產權局,四川省知識產權服務促進中心,各地方有關中心: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和高質量發展,更大范圍、更深層次、更高標準做好地理標志運用促進重點聯系指導工作,國家知識產權局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地理標志運用促進重點聯系指導工作的通知》(國知辦發運字〔2023〕14號,以下簡稱《通知》),面向全國繼續遴選新一批重點聯系指導名錄。根據《通知》部署安排,經省級知識產權局審核推薦、國家知識產權局綜合評定,現將“昌平草莓”等60件地理標志列入第二批重點聯系指導名錄。國家知識產權局將在后續工作中對列入名錄的地理標志(名單見附件)進一步加強工作聯系,并在業務指導、政策扶持、資源對接等方面給予重點傾斜,在試點示范、宣傳推廣、項目實施等方面給予優先推介。
各有關?。ㄗ灾螀^、直轄市)知識產權局要針對列入名錄的地理標志進一步加大資源統籌力度,多措并舉加強重點聯系指導工作,及時開展成效統計監測,做好典型經驗復制推廣。要進一步推進實施地理標志助力鄉村振興行動,打造一批品質優越、特色鮮明的地理標志品牌,做強一批以地理標志品牌為核心帶動力的特色支柱產業,促進區域特色經濟發展。對本?。ㄗ灾螀^、直轄市)組織實施的其他有關項目,也要繼續做好聯系指導和支持保障,鼓勵各市縣積極行動、爭創標桿,努力打造地理標志引領特色產業發展的縣域樣板。
特此通知。
國家知識產權局辦公室
2023年10月26日
香格里拉松茸和漾濞核桃
入列第二批地理標志運用促進重點聯系指導名錄
其所在地是如何引領特色產業發展的?
都有哪些優勢和經驗做法?
和小布一起了解↓
香格里拉松茸
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是云南乃至我國名副其實的“松茸的故鄉”,其松茸產業始于20世紀80年代,產出的松茸品質優、經濟價值高。
香格里拉松茸
迪慶州現已建成國內較早的新鮮松茸全鏈式交易成熟市場——香格里拉松茸交易市場,松茸的采集、分選、存儲、檢測、加工、包裝、物流等流程均在市場內一站式完成,實現了生產一體化、助銷簡便化、物流快捷化,每年約有1萬多人到香格里拉開展松茸貿易。
香格里拉松茸
為提升松茸鮮食品質,迪慶州與快遞公司開展松茸保鮮技術研究和保鮮方式創新等方面合作,與機場合作建設航空分揀中心和快件集散點,開通全國第一條松茸全貨機專屬航線,實現24小時通達全國一線城市、48小時通達全國二三線城市,極大地提升了松茸等雪域山珍“一路領‘鮮’、最快出滇”的物流效率。截至2022年,州內共有省級林業龍頭企業11家,從事林下經濟相關產業5家,其中4家專門從事松茸加工及貿易。
近年來,迪慶州持續舉辦香格里拉松茸節、交易會、拍賣會、品牌研討會、論壇等系列活動,提升香格里拉松茸的知名度和品牌影響力。2022年開始,吉迪村等地先后打造了以松茸生態觀光、采摘體驗和飲食文化為主題的體驗式精品“菌旅”模式。集會展、交易、經貿洽談、招商引資、舌尖體驗、文旅觀光為一體,“三產融合”的香格里拉松茸產業綜合發展模式已基本形成。
漾濞核桃
大理白族自治州漾濞彝族自治縣是中國南方核桃起源地,早在3500年前,漾濞江流域就有大量核桃生長,是世界核桃的原產地之一。漾濞核桃栽培種植歷史長達1600多年,境內百年以上核桃古樹達18萬株,其中500年以上古樹超過3000株。核桃產業是漾濞最大的傳統支柱產業,也是漾濞覆蓋面最廣、惠及群眾最多的富民產業,全縣95%的農戶種植核桃,種植面積107萬畝,綜合產值達27.37億元。
剛采摘的漾濞核桃
漾濞縣制定了《漾濞縣核桃產業發展條例》《漾濞縣核桃產業高質量發展規劃》《漾濞彝縣加快核桃產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方案》,實施核桃產業振興“八大工程”,探索成立核桃產業發展基金,每年投入3000萬元核桃產業發展資金。建立漾濞核桃人才庫,組建核桃技術指導專家團隊,大力培養鄉土專家、技術操作能手和專業技術服務小分隊,對各鄉鎮實行分片包干指導。推行“公司+專業合作社+農戶+基地”管理模式培育種植主體,由企業或專業合作社開展核桃托管經營,形成“分工協作、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產業聯合體,從根本上改變核桃只栽不培、只收不管的傳統觀念和生產方式。
漾濞核桃
同時,漾濞縣推廣符合集約化、庭院化、生態化分類經營標準的“適種、適地、適法”綜合配套技術措施,按照高效復合型、四旁種植型、生態經營型對核桃進行分類管理,因地制宜制定發展方向、經營目標、技術措施和撫育管理體系,實施核桃提質增效項目和核桃低效林改造項目20萬畝,建立核桃撫育管理示范基地14.75萬畝,建成了斷山“國家級核桃示范基地”、漾濞光明核桃科研綜合示范基地。推廣林藥、林菌、林花、林菜、林糧、林草、林畜、林禽發展模式,探索“核桃+綠肥+飼料作物+生態豬+沼氣”綠色循環發展模式,建成馬廠核桃林場示范基地。云南漾濞核桃—作物復合系統被列入第一批“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5個核桃產品取得綠色有機認證,被授予“云南有機產品認證示范創建區”稱號。
漾濞核桃
按照“一園四中心一區”的布局,漾濞縣打造了“漾濞核桃機械制造中心”“漾濞核桃科技研發中心”“漾濞核桃精深加工中心”“漾濞核桃交易集散中心”,招引了多家企業入駐園區,2022年入園企業完成總產值5.36億元。為加快核桃葉、花、殼、青皮、分心木等全果利用、全產業鏈開發,生產出核桃乳、零糖植物蛋白飲料等29種精深加工產品。積極引導鼓勵企業擴建核桃油加工生產線,漾濞核桃油產能達到了2.5萬噸,生產能力千噸級以上的企業達4戶,水代生態取油技術取得突破性進展。加強與云南省林科院、云南師范大學合作,聯合縣內核桃加工機械企業開展生產和加工研發,獲得核桃加工機械專利證書23項,建成集核桃脫青、清洗、烘干、分選、包裝于一體的初加工機械一體化生產線17條。據介紹,全縣核桃產業加工企業已達76戶,培育省級以上示范社10個,省級以上龍頭企業14戶,規上企業19家,2022核桃加工業產值達12.5億元。
工人對核桃進行清洗
漾濞縣建設了集倉儲、交易、物流、信息服務、電子商務、金融服務等于一體化的“中國·大理漾濞核桃產業園核桃交易市場”,建立云南核桃產品質量檢測中心、賢漾電子商務園,分級配套適配冷鏈倉儲設施,積極申報外貿轉型升級基地。推廣“漾濞核桃,仁好!”區域公用品牌價值符號,通過“云南·大理漾濞核桃節”、“漾濞核桃號”高鐵冠名列車、統一漾濞核桃果、核桃仁外包裝,以及舉辦漾濞核桃文化節等方式,打造“漾濞—中國核桃之鄉”品牌營銷陣地。發揮“云南大理經濟林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的作用,讓漾濞核桃林成為林農的水庫、錢庫、糧庫、碳庫,今年以來,已檢測核桃產品1500余批次。采取“核桃產業+特色生態旅游+鄉村振興”方式,探索以“核桃入社”的“五五模式”,打造以光明村和阿尼么為主的古樹核桃文化旅游產業,實現年參觀40萬人次,旅游總收入6000余萬元。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