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家地理》雜志2005年首提建立“中央國家公園”十載后,近日,陜西官方確認啟動秦嶺國家公園建設。
作為該項目的牽頭部門,陜西省林業廳一位工作人員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秦嶺國家公園將基于自然保護區與森林公園,建立平衡二者的“大秦嶺公園”。“秦嶺有顯赫的區位優勢和重要的戰略價值,秦嶺國家公園的建立,會為國家層面上創新機制提供實踐樣板。”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動物科技學院副院長昝林森表示。
國家公園的建設,意味著秦嶺將迎來在生態保護與旅游開發方面的雙重發展契機。而在此之前,囿于秦嶺生態保護條例等政策限制,當地旅游業的發展與秦嶺蘊含的資源稟賦長期不對等。
今年啟動國家公園建設
近日,有媒體援引陜西省政府人士的發言稱,陜西將在今年啟動秦嶺國家公園建設。前述陜西省林業廳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證實了這一消息。“建設秦嶺國家公園,具體由林業部門牽頭,涉及旅游、國土、地質等多個部門。”上述人士稱。
據了解,目前秦嶺主要分為自然保護區與森林公園兩種類型,自然保護區偏保護,森林公園偏旅游。依照陜西官方統計,秦嶺已建成近百個自然保護區與森林公園等單元機構。
不過,秦嶺的生態保護也一直是陜西省最頭疼的問題。
“建設秦嶺國家公園就是要將生態保護與旅游開發結合起來,形成國家公園的雛形,這與國外的國家公園比較接近,國外的國家公園模式也是兼顧生態旅游與自然保護。”上述人士稱,具體做法是,以森林公園為主,劃定秦嶺國家公園的區域。
據了解,建成之后,秦嶺國家公園將承擔國家層面的生態保護與旅游休閑功能。此外,依照目前國外對國家公園的定義,秦嶺國家公園還將為民眾提供科普宣傳,提升大眾環保理念。
不過,上述人士透露,目前還沒有推進時間表,國家公園的范圍也尚未確定。
保護與開發的雙重訴求
早在2005年,《中國國家地理》雜志就提出建立秦嶺“中央國家公園”的設想。上述陜西省林業廳人士表示:“概念提出后,陜西林業部門開始做了一些可行性報告。”
記者梳理發現,2005年之后,陜西多名專家學者與政府人士呼吁加強秦嶺保護與開發建設,而核心就是啟動秦嶺國家公園建設。
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建立國家公園體制”之后,在陜全國人大代表、陜西省旅游局副局長徐明正曾在連續兩屆“兩會”上提議啟動秦嶺國家公園建設。
各界積極呼吁建設秦嶺國家公園的背景是,秦嶺的生態保護刻不容緩。
貫穿甘肅、陜西、河南三省的秦嶺,面積約5.7萬平方公里。它不僅是中國南北地理分界線,還是世界生物學領域公認的“基因庫”。但據《每日經濟新聞》此前報道,由于違規采石等過度開發破壞,素有“國家綠肺”之稱的秦嶺已變得傷痕累累,大片土層裸露。盡管秦嶺周邊的西安市、渭南市等地方政府數度開展專項整治,但在巨大的經濟利益誘惑下,違規采石仍屢禁不止。
實際上,早在2011年6月,西安就成立西安市秦嶺生態環境保護管理委員會辦公室。以秦嶺北麓違建別墅為例,2014年以來,西安大規模集中拆除和沒收數百棟違法建筑,超過200人被問責,陜西保護秦嶺生態的決心可見一斑。
促使陜西建設秦嶺國家公園的另一個原因,則是對秦嶺資源開發的訴求。
昝林森認為,秦嶺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由于部門分割、條塊管理導致資源分散、重復建設,目前秦嶺還沒有一處保護區或旅游區能在全國占領制高點。而整合后的秦嶺國家公園無論從知名度,還是綜合的生態與旅游實力方面,都能與其秦嶺實際資源相匹配。“秦嶺國家公園的建立,也會為國家層面上創新機制提供實踐樣板。”昝林森表示,此外,批設秦嶺國家公園,國家層面會出臺相應的扶持政策,這樣一來,秦嶺生態保護與旅游建設方面的相關措施就能夠得到更好的落實。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