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網
當前位置:關注森林 > 地方林草動態 > 遼寧 > 正文 站內導航
[]

全國種苗基地試點林場|國有新民市機械林場: 錨定“三大效益” 積極探索管理新路徑

媒體:遼寧省林草局網站  作者:局林場種苗處
專業號:遼寧種苗 2025/7/10 14:54:06

國有新民市機械林場(以下簡稱“林場”)始建于1960年,經營面積17萬畝,位于科爾沁沙地南部,是沈陽沙化土地集中分布的重要區域,是阻擋科爾沁沙地風沙南侵的重要屏障,也是打贏科爾沁沙地殲滅戰的關鍵戰場之一。林場始終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持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逐漸探索出一條生態優先、綠富同興的可持續發展路徑。

圖一國有新民市機械林場場部

培育優質種苗推動新質生產力發展

國有新民市機械林場依托林場資源建設了省級保障性苗圃、省級林木良種基地,同時也是遼寧省楊樹研究所楊樹國家林木種質資源庫的共建單位。保障性苗圃面積1500畝,年產苗木100萬株;楊樹種質資源收集區3處、面積480畝,收集保存楊樹種質資源370份。近年來,新民林場持續推進技術創新,培育出了楊樹良種“新林1號”,并在“三北”工程中廣泛使用,推廣面積達10萬畝;“楊樹大壟雙行膜下滴灌高效育苗技術”研發應用,合格苗木生產由原來的2500株/畝提高到5000株/畝;“楊樹抗寒育種及越冬防寒災減寒災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成果獲得遼寧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林場總結出的選育—育苗—栽培—推廣模式,實現了新品種研發與新技術應用的結合以及種苗新質生產力的跨越式發展。

圖二良種基地優良品系扦插擴繁試驗

堅持生態優先筑牢“綠色屏障”

為充分發揮森林資源保護與管理在優化生態環境、抵御風沙侵襲、涵養水土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林場牢固樹立“適地適樹”理念,針對不同區域實施針闊混交、喬灌混交等模式,并研發“滴灌 覆膜”節水技術,使新植林苗木成活率超95%。定期監測森林資源保護、培育和利用情況,構建以場長負責、作業區協同、護林員網格化全域覆蓋的森林資源保護工作,形成責任明確、協調有序、監管嚴格、保護有力的工作機制。通過設立黨員示范崗、嚴格執行“防火碼”及無人機巡查等多種手段,夯實安全基礎;立足現有條件,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對林場電力、交通、防火設施、智慧化設施等進行修繕和提質升級,不斷提高林場管理水平。

圖三營建的森林質量精準提升示范林

科企聯盟科技賦能林業發展

林場與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北京林業大學、吉林農業大學、沈陽農業大學、遼寧省楊樹研究所等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圍繞“十四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揭榜掛帥“楊樹大徑級工業資源材精準高效培育技術研究”課題,開展楊樹大徑材高效林分結構維持、優質目標材形成調控、全周期復合經營等關鍵技術研究,提出規?;耘鄥^楊樹林的全周期高效復合經營模式,最終形成楊樹大徑材高效培育技術體系,為沙漠化地區生態、經濟健康發展提供支撐。

圖四“十四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揭榜掛帥項目建設地點

發展林下經濟推動“綠富同興”

為進一步探索新時代國有林場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保護新機制、新模式,更好激發內生動力和發展動力,林場在開展防沙造林的同時,大力開發林藥、林菜、林菌等復合經營模式,發展多樣化的林下經濟,通過引入刺嫩芽、北蒼術、赤芍、黃精、板藍根等適生品種,建成規?;?00余畝,實現畝產值3000元以上。同時,林場還充分借鑒其它省份經驗,推廣“林菌共生”模式,利用林蔭濕度優勢種植靈芝、榆黃蘑等食用菌,畝產達1000公斤,配套烘干設備延伸產業鏈,產品附加值提升30%,形成了“國有林場 龍頭企業 示范基地 農戶”四位一體發展模式,有效帶動周邊農民千余人致富增收,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十分可觀。

圖五林下種植靈芝的林藥復合經營模式

下一步,林場將以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為有力契機,充分借鑒先進省份關于創新省國有林場差異化績效管理激勵機制的經驗做法,探索以生態保護、資源利用和經營效益為核心的差異化績效薪酬制度,充分激發林場職工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形成“攜手共奮進、合力促轉型”的良好局面。(信息來源:局林場種苗處)

閱讀 171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久久精品久久久久观看99水蜜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