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網
當前位置:關注森林 > 理論 > 學術研究 > 正文 站內導航
[]

邊疆生態文明的跨文化共享看中華文明的和平性

媒體:云南日報  作者:羅 丹
專業號:南澗縣林草局 2023/9/13 15:38:54

邊疆生態文明的跨文化共享看中華文明的和平性

跨文化互鑒與共享的邊疆生態文明體系,對增強中華文化軟實力具有重要意義

羅 丹

習近平總書記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將“和平性”列為中華文明的五個突出特性之一,“和平性”對我們深刻理解合作共贏具有重要意義。云南各族人民在生產生活實踐中積累了不少跨文化共享的豐富的生態文明智慧,集中體現了地球生命共同體的共生理念。習近平總書記在2023年7月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概括了“由重點整治到系統治理”“由被動應對到主動作為”“由全球環境治理參與者到引領者”“由實踐探索到科學理論指導”這四個“重大轉變”,這是我們黨對生態文明的認識提升到一個新境界,是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新闡釋新發展。其中,“實現由全球環境治理參與者到引領者的重大轉變”的重要論述,為生態文明的跨文化共享、跨文化互鑒提供了思想指引和行動指南。與緬甸、越南、老撾三國接壤的云南,其跨文化互鑒與共享的邊疆生態文明體系,對增強中華文化軟實力具有重要意義。

提煉邊疆生態文明跨文化共享的典型特質。云南地處全球生物多樣性最顯著的36個熱點區域之一,位于中國向南亞次大陸的延伸過渡地帶。有8個邊境州(市)、25個邊境縣(市),其中11個縣(市)與鄰國城鎮隔江(界)相望。與周邊毗鄰國家山脈相連、水脈相通、人脈相親、物脈相關的典型特質,構成了云南邊疆生態文明跨文化共享的重要基礎。提煉和總結云南生態故事、生態方案、生態智慧的經驗范式,有助于邊疆生態文明更好地發揮出地方性凝聚力和地域性輻射力,也有助于國家對民族地區實現因地制宜的生態治理和創新指導。

弘揚邊疆生態文明跨文化共享的價值效能。要關注并大力弘揚云南邊疆生態文明在地緣區位格局中,尤其在地球生命共同體的世界話語中所能貢獻的敘事效能和跨境影響力。一是文化交流和經驗互鑒價值。云南的西南邊疆生態安全屏障區位功能顯著,“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的敘事效能不斷釋放:從自發義務植樹造林5.6萬畝的“只此青綠”,到近年引發全球關注的亞洲象北上南歸事件、再到昆明召開的COP15第一階段會議等內容,都極具文化交流和經驗互鑒價值。二是情感共鳴和同頻共振價值。應注重云南“民族—文化—生物多樣性”熱點區域的國際傳播效能,繼續發掘能夠引起廣泛情感共鳴和同頻共振的生態文明范例故事。在國際話語陣地上,向世界傳遞中國的文明觀、自然觀、價值觀、發展觀,進一步提升中國的國際形象。三是共識交疊和文明層累效能。應反思在生態文明建設的全球合作背景下,云南如何開展邊疆生態文明故事的傳播效度,在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中貢獻中國智慧、中國方案、中國力量。

在生態文明的跨文化互鑒中積極形塑新時代和平文明觀。求同存異、兼容并蓄、互鑒互融是中華文明的重要氣韻和基本內核。以生態文明的跨文化共享為具體抓手,積極形塑中國式現代化的和平文明新形態。一是在跨文化交流中積極形塑新型和平文明觀。以和平為旨歸的新時代文明觀強調不同文明之間基于交流互鑒的去“張力”化和促“共存”化。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兩次考察云南,要求云南主動服務和融入國家發展戰略,努力成為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提到的“中國式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全面系統闡述了我國持續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思路與方法。在昆明召開的COP15第一階段會議,更以“生態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為主題,表明了生態文明建設的效能釋放不只體現于國內,更要體現在區域地緣跨文化共享的文明交流與互鑒中。二是在跨文化交流互鑒中推進邊疆生態文明的傳承發展。邊疆生態文明作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應在世界文明交流互鑒共生中實現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云南要主動服務和融入國家生態文明建設整體布局,不斷賡續邊疆生態文明建設的具體實踐、客觀經驗、可行路徑;立足云南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的區位優勢,持續加強生態文明的跨區域、跨文化交流和互鑒,著力提升生態文明具體實踐和有效經驗的可見度、可感度、可信度,促成不同文化持有群體、不同文明受眾群體之間真正建立起相互欣賞、互相鑒照、彼此信賴、“美美與共”的交互共享共存格局。

[作者系云南省社會科學院民族學研究所副研究員、副所長,云南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本文系國家社科基金項目“西南農耕民族共生觀與生態安全屏障建設研究”(19CMZ048)階段性成果]

https://yndaily.yunnan.cn/content/202309/13/content_160350.html

閱讀 296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久久精品久久久久观看99水蜜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