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十一月中,終藏之氣至此而極也。
風襲百草衰,寒起一陽來。
冬至,俗稱“數九、冬節”、“長至節”、“亞歲” ,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制訂出的一個, 時間在每年的公歷12月21~23日。
陰極之至,陽氣始生, 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長之至, 故曰“冬至”。
冬至這天,太陽運行至黃經270°,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到達一年的最南端,太陽幾乎直射南回歸線,陽光對北半球最為傾斜。
因此,冬至日是北半球各地一年中白晝最短的一天,并且越往北白晝越短,也是全年正午太陽高度最低的一天。
在北極圈以北,這一天太陽整日都在地平線之下,成為北半球一年中極夜范圍最廣的一天。
氣候特征
天文學上把冬至作為冬季的開始。冬至日是北半球各地一年中白晝最短的一天,過了冬至以后,太陽直射點逐漸向北移動,北半球白天開始逐漸變長,正午太陽高度也逐漸升高。所以,有俗話說,“吃了冬至面,一天長一線。”
冬至期間,西北高原平均氣溫普遍在0℃以下,南方地區也只有6℃至8℃左右。另外,冬至開始“數九”,冬至日也就成了“數九”的第一天。
關于“數九”,民間流傳著的歌謠是這樣說的,“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開,八九燕來,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西南低海拔河谷地區,即使在當地最冷的1月上旬,平均氣溫仍然在10℃以上,可謂秋去春平,全年無冬。
冬至三候
一候蚯蚓結
傳說蚯蚓是陰曲陽伸的生物,此時陽氣雖已生長,但陰氣仍然十分強盛,土中的蚯蚓仍然蜷縮著身體。
二候麋角解
麋與鹿同科,卻陰陽不同,古人認為麋的角朝后生,所以為陰,而冬至一陽生,麋感陰氣漸退而解角。
三候水泉動
由于陽氣初生,此時山中的泉水溫熱并且可以流動。
騰訊網(北京) | 2017 年 12 月 22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