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林業和草原局?2019

1—森林面積凈增量全球第一

2020年7月21日,聯合國糧農組織發布的《全球森林資源評估》報告稱,近十年中國森林面積年均凈增加量遠超其他國家,全球第一。

2019年全國森林面積為2.2億公頃,森林覆蓋率為22.96%,森林蓄積量為175.6億立方米。

2—國土綠化成績顯著

隨著國土綠化行動的全面開展,全國森林城市和森林鄉村建設方興未艾。目前有194個城市獲得“國家森林城市”稱號,7586個行政村獲得 “森林鄉村”稱號。

3—生態工程建設開先河

被譽為“世界生態工程之最”的“三北防護林工程”開創了我國生態工程建設的先河,在我國北方筑起了一道“綠色長城”。

4—世界治沙看中國

世界治沙看中國。作為中國防治荒漠化的“綠色名片”,庫布其沙漠治理模式榮獲“地球衛士”大獎,一年一度的庫布其國際沙漠論壇成為各國交流防沙治沙經驗的重要平臺。目前累計完成防沙治沙任務880萬公頃,占“十三 五”規劃治理任務的88%。

5—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已基本完成

習近平總書記在2019年8月19日致第一屆國家公園論壇的賀信中指出:“中國實行國家公園體制,目的是保持自然生態系統的原真性和完整性,保護生物多樣性,保護生態安全屏障,給子孫后代留下珍貴的自然資產?!?/p>

在中央和地方政府共同推進下,東北虎豹、祁連山、大熊貓、三江源、海南熱帶雨林、武夷山、神農架、普達措、錢江源和南山等10處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已基本完成,將按程序研究正式設立國家公園。

6—構建了自然保護地體系

目前,全國共有國家公園、自然保護區、森林公園、地質公園、海洋公園、濕地公園、風景名勝區等各類自然保護地1.18萬個,占陸域國土面積18%、領海4.1%,為構建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7—天然林保護成效巨大

我國天然林保護取得巨大成效,19.44億畝天然喬木林得以休養生息,現有天然林資源29.66億畝,為維護我國生態安全和生物多樣性發揮了基礎保障作用。

8—退耕還林還草改善了生態狀況

各級林草部門堅持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20年來我國實施退耕還林還草5.15億畝,成林面積占全球同期增綠面積的4%以上,生態狀況顯著改善。

9—濕地走向全面保護

我國濕地正從搶救性保護走向全面保護。目前,全國有國際重要濕地57 處,濕地自然保護區602個,濕地公園1693個,濕地保護體系初步建立,全國濕地總面積穩定在8億畝,濕地保護率超過50%,退化濕地逐步恢復,生態功能逐步顯現。

10—防火與病蟲害防治責任到位

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整體部署,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督促地方各級黨委政府層層壓實森林草原防火、病蟲害防治責任,加大巡護管控力度,及時發現處理火情、病蟲害。

11—林草產業開啟了綠水青山的動能

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 林草產業的發展使綠水青山迸發出巨大的動能。森林、草原、濕地、荒漠等自然生態系統正愈來愈呈現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閃亮光彩。

十八大以來,我國林業產業平均保持兩位數的增長速度。2019年,全國林業產業總產值突破8萬億元人民幣,進出口貿易額突破1600億美元,經濟林面積超過6億畝,生態旅游突破18億人次。

目前,全國直接從事林業產業的就業人數達5600萬人,林業重點縣農民收入的60%以上來自林業。

我國絕大部分的貧困人口集中在中西部。2019年中西部22個省林業產業總產值達到4.26萬億元,僅油茶產業就帶動了173萬貧困人口脫貧增收。依托森林旅游實現增收的建檔立卡貧困人口達110萬人,實現戶均增收3500元。全國生態扶貧共帶動300萬貧困人口脫貧和增收。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例行發布會

久久精品久久久久观看99水蜜桃